[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光泽、免喷涂、耐刮擦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19168.5 | 申请日: | 2020-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0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范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彬彬 |
| 主分类号: | C08L23/16 | 分类号: | C08L23/16;C08L45/00;C08K13/04;C08K3/30;C08K5/098;C08K5/103;C08K3/08;C08K7/00;C08K5/134;C08K5/5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光泽 喷涂 耐刮擦 聚丙烯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光泽、免喷涂、耐刮擦聚丙烯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无规共聚聚丙烯95‑98份、抗氧剂168 0.1‑0.3份、抗氧剂1010 0.1‑0.5份、成核剂0.1‑0.3份、润滑分散剂TAF 0.1‑1份、抗刮擦剂0.2‑0.5份、效果颜料0.3‑1.5份、增亮剂0.2‑0.5份。所述成核剂为硫酸钡与有机金属盐类成核剂的混合物,二者的质量比为1:3‑5;所述抗刮擦剂为环烯烃类共聚物TOPAS6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免喷涂、耐刮擦聚丙烯材料具有良好的金属质感,外观与喷漆效果接近。本发明聚丙烯材料的配方更合理,能够最大优化材料的整体性能,尤其是特定配比的成核剂与COC材料具有协同增效的耐刮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光泽、免喷涂、耐刮擦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耐刮擦性是指基材受到外力作用时,对外力的抵抗能力和形变吸收能力。而当这种抵抗能力小及这种形变吸收产生的塑形形变不能恢复到原来状态时,基材表面就被破坏,产生划痕。目前的解决办法有:减少外力对基材的作用,即降低摩擦系数;增加弹性形变恢复能力,使用弹性体;或者增加材料的内聚力。
聚丙烯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通用热塑性塑料,具有价格低廉、比重低、耐溶剂、拉伸强度高、弹性良好、刚性好、耐热性及耐化学品性优良、易回收、无毒且加工性能好等特点,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广泛的应用于汽车、家电等领域。聚丙烯材料因自身的线性结构,且为柔性分子链,导致聚丙烯材料表面不耐刮擦,易产生刮痕,且免喷涂聚丙烯材料主要为外观件,对材料的耐刮擦性有一定的要求,故在某些场合会限制其应用。
随着国家环保法规逐渐严格,汽车或家电零部件的喷涂成本逐渐增加,材料的免喷涂化逐渐成为当今改性材料的热门趋势之一。作为外观件的免喷涂材料,在要求部件不仅具有优异金属质感效果的同时,还需具有一定力学性能及耐刮擦性能。目前,现有技术已经公开了很多关于聚丙烯材料的技术方案,例如申请公开号为CN 102942742 A的国内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光泽、金属或珠光闪烁效果免喷涂的即材料,它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PP 97-99%,抗氧剂168 0.1-0.3%,抗氧剂1010 0.1-0.5%,润滑分散剂TAF0.1-1%,效果颜料0.3-1.5%。该发明的PP材料无需喷涂直接注塑即可获得良好的高光泽和珠光闪烁,以及金属喷漆效果,具备良好外观,与喷漆工艺相比节约了成本,同时避免了制品使用过程中的脱漆问题,再配合高光镜面模具和较高的模温的成型条件,还可以解决制品熔接线和流痕的问题。但是,该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未涉及聚丙烯材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划伤问题。
目前有多种途径解决聚丙烯材料的耐划伤问题,如通过提高聚丙烯材料的结晶度、通过接枝共聚物、提高结晶度和部分交联的方法、采用添加有机硅弹性体和制备母粒或者采用铝硅氧烷提高改性聚丙烯的耐划伤性能。但是,上述途径都不是通用的,在特定的聚丙烯体系中采用何种抗刮擦的方法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方更合理、耐刮擦性能更优的金属光泽、免喷涂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光泽、免喷涂、耐刮擦聚丙烯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无规共聚聚丙烯 95-98份
抗氧剂168 0.1-0.3份
抗氧剂1010 0.1-0.5份
成核剂 0.1-0.3份
润滑分散剂TAF 0.1-1份
抗刮擦剂 0.2-0.5份
效果颜料 0.3-1.5份
增亮剂 0.2-0.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彬彬,未经范彬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91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