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主动光学防抖功能的面阵扫频测距/厚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17746.1 | 申请日: | 2020-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9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夏珉;谢谊;鄢淦威;杨克成;郭文平;李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B11/06 | 分类号: | G01B11/06;G01B11/02;G01B11/2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之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67 | 代理人: | 王世芳;曹葆青 | 
| 地址: | 43007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主动 光学 功能 面阵扫频 测距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具有主动光学防抖功能的面阵扫频测距/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二向色镜(4)、分束器(5)、第二二向色镜(8)、远心镜头(14)、相机(15)、光谱仪(12)、采集控制单元(16)和可运动反射器件(13),其中,
第一二向色镜(4)的透射光方向上设置分束器(5),分束器(5)反射光方向上设置有载物台,用于放置待测距或者测厚的样品,分束器(5)透射光方向上设置可运动反射器件(13),
分束器(5)具有四个端口,四个端口分别位于正方形的四个边上,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位于相对的两个边上,第一端口正对第一二向色镜(4),第二端口正对载物台,第三端口正对可运动反射器件(13),第四端口的方向上设置有第二二向色镜(8),
第二二向色镜(8)透射光方向上设置远心镜头(14),远心镜头(14)连接有相机(15),相机(15)与采集控制单元(16)相连,第二二向色镜(8)反射光方向上设置光谱仪(12),光谱仪(12)连通采集控制单元(16),采集控制单元(16)具有采集相机和光谱仪的信号以及显示数据的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主动光学防抖功能的面阵扫频测距/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作时,在第一二向色镜(4)的透射光方向上还设置用于实现面阵扫频以测距或测厚的平行光,该平行光与分束器(5)分别设置在第一二向色镜(4)的两侧,在第一二向色镜(4)的反射光方向上设置有用于实现光学防抖的平行光,用于实现光学防抖的平行光与分束器(5)分别位于第一二向色镜(4)的两个相互垂直的反射光方向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主动光学防抖功能的面阵扫频测距/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调谐激光器(1)、第一准直器(2)、扩束器(3)、宽光谱光源(7)和第二准直器(6),其中,
可调谐激光器(1)出射光方向上依次设置第一准直器(2)和扩束器(3),扩束器(3)正对第一二向色镜(4)的一侧,扩束器(3)和分束器(5)分别位于第一二向色镜(4)的两侧,
宽光谱光源(7)的出射光方向上设置有第二准直器(6),第二准直器(6)与分束器(5)分别位于第一二向色镜(4)的两个相互垂直的反射光方向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主动光学防抖功能的面阵扫频测距/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准直器(11),第三准直器(11)位于第二二向色镜(8)与光谱仪(12)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主动光学防抖功能的面阵扫频测距/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宽光谱光源的波长值为1525nm~1575nm或1290nm~1330nm,宽光谱光源的波长与可调谐激光器的波长不同,宽光谱光源发射的光和可调谐激光器发射的光在光路中通过第一、第二二向色镜以汇合束或分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主动光学防抖功能的面阵扫频测距/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可运动反射器件(13)和分束器(5)之间设置有滤光片(10),滤光片(10)为中性滤光片,用于衰减光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主动光学防抖功能的面阵扫频测距/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采集控制单元(16)与可调谐激光器(1)相连接,以能通过电信号控制可调谐激光器,扩束器(3)用于将光束扩束至如20mm~40mm的光斑,远心镜头(14)为带有可调光圈的远心镜头,工作时,通过调整光圈至合适的大小,能改善相机(15)上发生的散斑现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主动光学防抖功能的面阵扫频测距/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可运动反射器件(13)设置在压电陶瓷位移台,压电陶瓷位移台连接采集控制单元(16),以能在采集控制单元(16)的控制下运动,进而带动可运动反射器件(13)发生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77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