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空气滤清器堵塞程度检测方法、系统及车载终端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16843.9 | 申请日: | 2020-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0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星融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M1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远同律师事务所 31307 | 代理人: | 许力;张坚 |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空气滤清器 堵塞 程度 检测 方法 系统 车载 终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空气滤清器堵塞程度检测方法、系统及车载终端,本发明根据发动机的进气流量、车辆所处区域的PM浓度、空气滤清器的效率以及积灰模型计算空气滤清器上的颗粒数,再根据颗粒数确定空气滤清器的堵塞程度,检测结果准确,进而可以判断空气滤清器当前需要维护清理或者继续使用,还是进行更换,既不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也不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滤清器堵塞程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堵塞程度检测方法、系统及车载终端。
背景技术
汽车的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动机的寿命,而对发动机性能和寿命危害最大的应该是灰尘和污染。空气滤清器(Air Filter)是避免发动机遭受灰尘和污染的唯一办法,所以空气滤清器被称为“发动机之肺”。空气滤清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滤芯和机壳,其中滤芯是主要的过滤部分,承担着气体的过滤工作,而机壳是为滤芯提供必要保护的外部结构。
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吸进大量的空气,如果空气不经过滤清,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被吸入气缸中后,就会加速活塞组及气缸的磨损。较大的颗粒进入活塞与气缸之间,会造成严重的拉缸现象,在重度灰尘环境中(尘埃含量达到1.0-10mg/Cu.ft即属于重度灰尘环境)尤为严重。空气滤清器作为进气系统的主要部件,其作用是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杂质,为发动机内部燃烧提供纯净的空气。另外,如果使用空气滤清器过程中,长期不维护保养,空气滤清器的滤芯就会粘满空气中的灰尘,这不但使过滤能力下降,而且还会妨碍空气的流通,导致混合气过浓而使发动机工作不正常。因此,按期维护清理或者更换空气滤清器是至关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车辆在一般环境下每行驶1.5万公里更换一次,若经常在恶劣环境中(如粉尘、颗粒较多的环境)工作的车辆应当不超过1万公里更换一次。在空气滤清器使用过程中应该定期检查并进行维护清理或进行更换。有些在沙漠中工作的工程车辆,空气滤清器每天都要进行清理。由于车辆行驶的环境不能确定,所行使经过不同地区空气中所含PM值也是不同的,所以仅仅根据车辆行驶的时间或者行驶里程来判断空气滤清器的堵塞程度是不准确的,过早或者过晚对空气滤清器进行清洁维护或者更换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过早会浪费人力物力,过晚则无法及时清洁维护或更换,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空气滤清器堵塞程度检测方法、系统及车载终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空气滤清器堵塞程度检测方法,包括:
按照预设周期获取车辆发动机的进气流量Qi、获取车辆所处区域的PM浓度Ri;
通过如下积灰模型对Qi、Ri以及ηi的乘积进行累加,得到空气滤清器上的颗粒数Soot:
Soot=∑Qi Riηi,
其中,ηi为所述空气滤清器的效率;
通过所述颗粒数Soot确定所述空气滤清器的堵塞程度。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空气滤清器堵塞程度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包括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一种DPF再生控制方法。
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载终端,该终端具有上述一种车辆空气滤清器堵塞程度检测系统。
本发明根据发动机的进气流量、车辆所处区域的PM浓度、空气滤清器的效率以及积灰模型计算空气滤清器上的颗粒数,再根据颗粒数确定空气滤清器的堵塞程度,检测结果准确,进而可以判断空气滤清器当前需要维护清理或者继续使用,还是进行更换,既不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也不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星融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星融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68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