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16143.X | 申请日: | 2020-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5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廖文波;杜迁;辛志军;曹广如;孔维军;谭先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一叶知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77 | 代理人: | 刘洪雨 |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创经椎体 钻孔 一体化 装置 | ||
1.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包括管体(101)以及设置在管体(101)前端的环钻齿(102),其特征是,所述管体(101)的前端内壁环设有环形凹槽(104)以及与环形凹槽(104)连通的转动腔(105),环形凹槽(104)内设有从动齿轮(301),转动腔(105)转动连接有与从动齿轮(301)啮合的主动齿轮(401);从动齿轮(301)内侧设有多个沿环形凹槽(104)圆周方向呈旋涡状均匀分布的内切刃(304),内切刃(304)的锐角角点与从动齿轮(301)内壁通过转动轴(308)转动连接,内切刃(304)穿设有滑孔(305),环形凹槽(104)固定连接有插入滑孔(305)的限位杆(306);管体(101)内壁设有沿自身轴线方向布设的安装孔(108),安装孔(108)内活动连接有与主动齿轮(401)同轴固定的转动杆(402),管体(101)尾端设有与转动杆(402)连接的旋钮(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切刃(304)为四边形刀刃,内切刃(304)远离从动齿轮(301)的一侧设有刀刃面(309);多个内切刃(304)在完全置于环形凹槽(104)内时,相邻的刀刃面(309)之间相互接触并围合形成无缝圆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相邻所述内切刃(304)之间的相对边均匀弧形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切刃(304)靠近相邻内切刃(304)的转动轴(308)的弧形侧边预留有变形空隙(30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主动齿轮(401)、从动齿轮(301)之间的传动比为9-36: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从动齿轮(301)与环形凹槽(104)的相对面均设有环形滚槽(302),从动齿轮(301)与环形凹槽(104)的环形滚槽(302)之间镶嵌有多个滚珠(303),多个滚珠(303)沿环形滚槽(302)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切刃(304)与环钻齿(102)之间沿管体(101)轴线方向的距离为0.2-0.5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管体(101)尾端设有沿旋钮(201)圆周方向分布的刻度线(103),刻度线(103)用于显示内切刃(304)伸入管体(101)内部形成环切齿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旋钮(201)一侧依次同轴设置有限位棱柱(202)、连杆(203)、滑动棱柱(204);管体(101)端面设有供限位棱柱(202)插接的限位棱槽(106),限位棱槽(106)与安装孔(108)通过第一插孔(107)连通;转动杆(402)内部设有可供滑动棱柱(204)移动的滑动棱槽(404),转动杆(402)端面设有与滑动棱槽(404)连通的第二插孔(403);连杆(203)依次与第一插孔(107)、第二插孔(403)活动插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旋钮(201)表面设有沿自身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防滑条(2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614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