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集成交流充放电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16121.3 | 申请日: | 2020-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1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楚长春;何永攀;徐良永;吴龙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开沃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 地址: | 221001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集成 交流 放电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集成交流充放电方法,将模式二和模式三的控制盒安装在整车上,从整车接出车载充电线带转接头,所述车载充电线带转接头根据需要连接32A充电插头带转接头、32A转16A插头或者放电插排带转换头,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车载充电线带转接头和32A充电插头带转接头相连接实现6.6kw充电;步骤二:将车载充电线带转接头、32A充电插头带转接头和32A转16A插头相连接实现3.3kw充电;步骤三:通过车载充电线带转接头和放电插排带转换头连接实现车外放电功能。本发明将交流输入控制与输入检测集成在整车上,取消模式二的缆上控制盒和模式三的交流充电桩的控制盒,同时通过中间转换头实现3.3kw、6.6kw以及车外放电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集成交流充放电方法,其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的汽车交流充电方式大部分都通过交流充电座连接充电,分为两种:
模式二:外接一种带缆上控制盒的充电器,充电功率3.3kw;
模式三:外接交流充电桩,充电功率6.6kw。
模式二需要用户随车携带充电器,充电时需要拿出充电器,插上充电枪和充电插头,使用和收纳比较繁琐;
模式三需要用户额外购买充电桩,并在固定车位安装交流充电桩,通过刷卡、密码等方式插枪充电,使用比较麻烦,使用场景比较固定,具有局限性。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车载集成交流充放电方法,其将交流输入控制与输入检测集成在整车上,取消模式二的缆上控制盒和模式三的交流充电桩的控制盒。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车载集成交流充放电方法,将模式二和模式三的控制盒安装在整车上,从整车接出车载充电线带转接头,所述车载充电线带转接头根据需要连接32A充电插头带转接头、32A转16A插头或者放电插排带转换头,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车载充电线带转接头和32A充电插头带转接头相连接实现6.6kw充电;
步骤二:将车载充电线带转接头、32A充电插头带转接头和32A转16A插头相连接实现3.3kw充电;
步骤三:通过车载充电线带转接头和放电插排带转换头连接实现车外放电功能。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集成模式二、模式三和车外放电,集成度高;
(2).整车减少交流充电座以及充电枪等接口,减少单车成本;
(3).本发明集成模式三充电,不受交流充电桩的安装地域局限,使用方便;
(4).整车输出充电电缆通过车上卷收器实现,用户使用和收纳方便,体验感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车载充电线带转接头示意图。
图2为32A充电插头带转接头示意图。
图3为放电插排带转换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车载集成交流充放电方法,采用国标充电连接方式将模式二和模式三的控制盒放在整车上,从整车只接出车载充电线带转接头,通过转接头的不同连接方式来决定充放电模式,通过检测连接设备的阻值来判断电线可承受充电功率,同时通过车外不同的连接方式本方案可以实现3.3kw、6.6kw交流充电、车外放电功能。具体操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开沃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开沃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61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