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15847.5 | 申请日: | 2020-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7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杨岚;朱瀚昆;罗小英;赵亚囡;张红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53/32 | 分类号: | B01D53/32;B01D53/78;B01D53/60 |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张丽楠 |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脱硫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大气污染控制技术领域,脱硫脱硝系统包括进气管、添加剂发生器、介质阻挡耦合正极脉冲电晕放电装置、吸收塔、排气管和连接管,进气管与添加剂发生器连接,添加剂发生器、介质阻挡耦合正极脉冲电晕放电装置和吸收塔依次通过连接管相连,排气管与吸收塔相连。本发明同时脱硫脱硝方法高效,无需催化剂,在常压下即可进行,排除了实际烟气中O2,CO2,H2O存在对NTP法脱硝的不利影响,脱硫效率高,不易造成二次污染,使得NO和SO2同时得到高效脱除。本发明受2020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编号XDJK2020C077)和2020年西南大学实验技术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SYJ202002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气污染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燃煤排放的SO2和NOX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分别约占大气中SO2和NOX总排放量的90%和67%。SO2、NOX可以引起酸雨,光化学烟雾,城市细粒子污染,灰霾,臭氧层破坏等多种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也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提高SO2、NOX脱除率对满足越来越严苛的环境保护法规很有必要。
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还不成熟,多数新工艺处于实验室开发和中试阶段,达到工业应用规模的并不多。传统的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对催化剂的要求很高,建设资本高,操作费用高,需高温操作,氨逃逸高,同时存在副产物处理的问题。传统的方法已经很难满足现今全世界高标准的排放限度。寻求更为简单、经济、高效的同时脱硫脱硝技术有着重大意义。
传统湿法副产物难处理,非平衡等离子体(NTP)工艺流程简单,不产生废水废渣等二次污染,但应用等离子体技术进行脱硫效率不高,且实际工厂烟气通常含有O2,CO2,H2O等,传统的NTP技术在无需催化剂、无需加压加热条件下,也很难将NO还原为N2,达到很好的脱硝效果。因此,现有NTP技术很难将NO和SO2同时高效脱除,满足排放要求。由于我国很多电厂都有WFGD装置,湿法脱硫率可达90%以上,从而NTP结合化学吸收脱硫脱硝技术引起了关注,Huang等用脉冲电晕结合Ca(OH)2吸收法同时脱硫脱硝,NO和SO2脱除率分别为40%和75%。而单独用脉冲电晕放电可得脱除率分别为30%和18%,NO和SO2均不能得到高效的脱除。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使氧化湿法与介质阻挡耦合正极脉冲电晕放电联合起来,在常压下,无需使用催化剂,即可实现适于实际工业化应用的高效烟气脱硫脱硝。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包括烟气输入管、添加剂发生器、介质阻挡耦合正极脉冲电晕放电装置和连接管,烟气输入管与添加剂发生器连接,添加剂发生器、介质阻挡耦合正极脉冲电晕放电装置通过连接管相连,介质阻挡耦合正极脉冲电晕放电装置包括石英反应器、放电针束以及包围在石英反应器外侧壁的金属套,放电针束固定在石英反应器内部的中心,且放电针束的尖端位于金属套的中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58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