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结构的四芯散热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14545.6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5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蔡洪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闪通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42 | 分类号: | H01B7/42;H01B7/29 |
代理公司: | 苏州导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25 | 代理人: | 龚建良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结构 散热 电缆 | ||
本申请属电缆领域,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四芯散热电缆,具有散热部件、四个输电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件由四个保护管、四个连接部件构成;保护管内具有导体腔;输电部件位于导体腔内,相邻的保护管之间具有外散热腔。本发明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结构更简单,材料耗用更少、制造更方便、散热效果更优、成本更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及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四芯散热电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多芯电缆由导体及包覆住导体的绝缘层构成的绝缘导线、将所有绝缘导线包覆住的保护层构成,这种电缆需要将多根绝缘导线绞合,设备投入高,且保护层较粗,故材料耗用多、成本高。另一方面,保护层束缚住所有绝缘导线,故绝缘导线的发热无法有效散发,使电缆温度居高不下,电缆温度过高会使载流量降低。
CN211265080U公开了一种散热电缆,具有三个第一护层和三个第一电单元,第一护层位于第一电单元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层呈扇形,各第一护层之间形成凹槽,第一护层的扇形底边还设有第二护层,第二护层内部形成中空腔。
CN203966608U公开了一种散热电缆,所述散热电缆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导电芯线、内绝缘层、软性材料保护层、橡胶内护套和橡胶外护套,橡胶内护套设有球形孔一,橡胶外护套设有球形孔二,橡胶内护套、橡胶外护套通过球形孔一、球形孔二与软性材料保护层相连通。
上述电缆的散热性还可进一步提高。为此,行业内希望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揭示一种改进结构的四芯散热电缆,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进结构的四芯散热电缆,具有散热部件、四个输电部件,输电部件为电导体或者输电部件由导电体及包覆在导电体外的绝缘套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件由第一保护管、第二保护管、第三保护管、第四保护管、第一连接部件、第二连接部件、第三连接部件、第四连接部件构成;第一保护管由首尾依次连接且形成封闭体的第一绝缘层、第一纵向绝缘层、第一横向绝缘层构成,第一保护管内部具有第一导体腔;第二保护管由首尾依次连接且形成封闭体的第二绝缘层、第二纵向绝缘层、第二横向绝缘层构成,第二保护管内部具有第二导体腔;第三保护管由首尾依次连接且形成封闭体的第三绝缘层、第三纵向绝缘层、第三横向绝缘层构成,第三保护管内部具有第三导体腔;第四保护管由首尾依次连接且形成封闭体的第四绝缘层、第四纵向绝缘层、第四横向绝缘层构成,第四保护管内部具有第四导体腔;第一连接部件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纵向绝缘层与第一横向绝缘层的连接处,第一连接部件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纵向绝缘层与第二横向绝缘层的连接处;第二连接部件的一端连接在第二纵向绝缘层与第二横向绝缘层的连接处,第二连接部件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纵向绝缘层与第三横向绝缘层的连接处;第三连接部件的一端连接在第三纵向绝缘层与第三横向绝缘层的连接处,第三连接部件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四纵向绝缘层与第四横向绝缘层的连接处;第四连接部件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纵向绝缘层与第四横向绝缘层的连接处,第四连接部件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纵向绝缘层与第一横向绝缘层的连接处;第一纵向绝缘层与第二纵向绝缘层不相接触且两者之间具有第一外散热腔;第二横向绝缘层与第三横向绝缘层不相接触且两者之间具有第二外散热腔;第三纵向绝缘层与第四纵向绝缘层不相接触且两者之间具有第三外散热腔;第四横向绝缘层与第一横向绝缘层不相接触且两者之间具有第四外散热腔;四个输电部件分别位于第一导体腔、第二导体腔、第三导体腔、第四导体腔内。
上述所述的一种改进结构的四芯散热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件、第二连接部件、第三连接部件、第四连接部件四者内部具有中心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闪通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熟闪通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45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