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化钨生产用的无舟式球磨过筛合批一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12949.1 | 申请日: | 2020-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4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门市慧丰和新材料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合伙) |
主分类号: | C01B32/949 | 分类号: | C01B32/949;B02C13/13;F27D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448000 湖北省荆门市高***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 生产 无舟式球磨 过筛 一体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化钨生产用的无舟式球磨过筛合批一体系统,包括机架以及炉体组件,且炉体组件内部倾斜设置有内管,炉头进料螺旋组件的出料口与炉体组件内部内管的进料口连接,且钨加碳料桶的出料口与炉头进料螺旋组件的进料口连接,炉尾冷却出料螺旋组件的进料口与炉体组件内部内管的出料口连接,锤式破碎机的进料口与炉尾冷却出料螺旋组件的出料口连接,旋振筛的进料口与锤式破碎机的出料口连接,成品桶的进料口与旋振筛的出料口连接,本发明提供的碳化钨生产设备无需舟皿无石墨舟皿消耗,无人工装舟进料出料倒料过程,节省人工成本,避免员工烫伤风险,且工序集中,劳动生产率高,并且减少过程物料密闭传输,产品质量高。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碳化钨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化钨生产用的无舟式球磨过筛合批一体系统。
背景技术
碳化钨生产过程:氧化钨被氢气经高温还原化学反应得到钨粉,钨粉与炭黑混合均匀后得到钨加碳混合物,钨加碳混合物经高温碳化化学反应得到块状碳化钨粉坯,将块状碳化钨粉坯进行破碎、分散得到碳化钨粉末,然后使用旋振筛将碳化钨粉末过筛,分离未破碎分散的碳化钨粉团聚粒子和粗大粒子,将过筛分离后的碳化钨粉在双锥混料器中混合均匀,包装得到碳化钨粉产品。
目前钨粉与炭黑混合后的传统生产路线是:将混合均匀的钨粉与炭黑,人工装入石墨舟皿内,送入碳化炉进行碳化;碳化完成后,将舟皿中的块状碳化钨粉坯倒入中转桶;然后将块状碳化钨粉坯转运到破碎分散工序进行破碎分散;破碎分散后的碳化钨粉使用旋振筛过筛。整个生产过程全程需人员参与操作和值守;此生产过程中,石墨舟皿和石墨发热炉管为消耗件,因氧化必须定期更换。
现有生产路线的缺陷为生产过程中的装料、进料、出料、倒料、转移都必须由操作工手工完成,生产流程长,所需设备多,占用厂房面积大,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且存在人员烫伤的风险。整个生产流程包括碳化、破碎分散、过筛三个工序,物料转运2次,吊装2次,增加了物料中转桶、叉车、吊车、破碎机等设备,以及安装破碎机、旋振筛以及摆放物料中转桶的厂房和场地,每个工序都需人员手工操作。在物料加工、转移过程中,物料中可能混入异物而脏化,物料之间可能由于粉尘和设备未清洁干净而交叉污染,使产品的品质下降甚至不合格。在物料加工、转移过程中,物料多次与空气长时间接触,导致物料的氧含量升高甚至超标,综上所述,本申请现提出一种碳化钨生产用的无舟式球磨过筛合批一体系统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碳化钨生产用的无舟式球磨过筛合批一体系统,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碳化钨生产用的无舟式球磨过筛合批一体系统,包括机架以及炉体组件,所述炉体组件包括保护外壳,且保护外壳设置在机架上,且保护外壳内部设置有内管;包括炉头进料螺旋组件、钨加碳料桶、炉尾冷却出料螺旋组件、锤式破碎机、旋振筛以及成品桶,所述炉头进料螺旋组件的出料口与炉体组件内部内管的进料口连接,且炉头进料螺旋组件由进料调速电机减速机驱动运行,所述钨加碳料桶设置在机架上,且钨加碳料桶的出料口与炉头进料螺旋组件的进料口连接,且钨加碳料桶的出料口与炉头进料螺旋组件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下料漏斗以及匹配的接头,所述炉尾冷却出料螺旋组件可拆卸式安装于机架上,所述炉尾冷却出料螺旋组件的进料口与炉体组件内部内管的出料口连接,且炉尾冷却出料螺旋组件由卸料调速电机减速机驱动运行,所述炉头进料螺旋组件、炉尾冷却出料螺旋组件以及内管通过机械组件连接,且同心同轴,所述锤式破碎机的进料口与炉尾冷却出料螺旋组件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旋振筛的进料口与锤式破碎机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成品桶的进料口与旋振筛的出料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管通过半环挡块可拆卸式安装于炉体组件内部。
优选的,所述炉体组件内部设置有加热管。
更为优选的,所述加热管外部套设有保护外管。
优选的,所述炉体组件与机架之间设置有铜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门市慧丰和新材料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合伙),未经荆门市慧丰和新材料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29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