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水岩塞体进水口结构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09030.7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7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邬志;王瑞贵;陈炜旻;邓渊;邱亚锋;周垂一;任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E02B3/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水 岩塞体 进水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水岩塞体进水口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1:在深水岩塞体的上游对初期岩塞体整体结构进行初期勘探,初期岩塞体整体结构包括岩塞体前段和初期调节段,通过勘探结果确定岩塞体前段和初期调节段的长度,考虑到上游深水勘探的难度和不准确性,为减轻上游侧深水勘探难度及危险性,初期调节段的长度的确定可以采用初步勘探后的初步预估值,初步预估值基于保守而放大裕度的原则确定,由岩塞体前段和初期调节段之和所决定的初期岩塞体整体结构的长度;本发明能提高水下岩塞体进水口结构可靠性和安全性,推进深水条件下水下岩塞体进水口结构的推广运用,降低工程造价和提高工程技术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水岩塞体进水口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岩塞体进水口结构是利用水下岩塞爆破技术进行水下施工成型的一种进水口结构,是水利工程、引水发电工程、抽水蓄能工程和防洪、减灾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程技术手段。为了实现取水、灌溉、发电、泄洪、应急排水等目的,在人工水库、天然湖泊、堰塞湖或河道的水体中进行水下进水口结构的施工是非常困难的,其结构设计和实施手段是一种特别重要的工程技术。
国内外,在进行水下岩塞体进水口结构设计时,均重点关注其实现手段和成型技术。一般,将进口部位的岩塞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爆破的方案设计,一次性爆通成型,对小型工程来说,隧洞直径小,岩塞体的规模较小,可以一次爆通,爆破的难度小,规模也较小,风险小,安全性可控。当工程规模越大,隧洞直径越大,进水口直径越大。前期,在研究和选择进水口位置及结构的过程中,由于其采用水下岩塞爆破技术进行的水下施工成型手段,呈现出“不可悔改”和“一响决定胜负”的特点,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关注重点。故进口结构往往需要选择在周边岩体结构特性清晰和明确的区域。而因结构位于水下的特殊性,需要水下进行,方案研究阶段,水深越大,常规的勘探技术不适应,可采用的勘探手段越少,难度大,勘探精度越差,矛盾越突出,制约着这种深水进水口结构的选择和运用。而且潜在的进水口的综合技术难度越大时,水深越大,断面越大,周边环境越复杂,相对于常规的利用水下围堰结构进行干地施工的进水口结构,由于其省却了深水围堰结构,经济性越佳;但由于勘探精度的矛盾,也越不利于对水下岩塞体进水口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做出准确的判断,往往错过了这种相对更经济、适应性更强的进水口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难题和疼点,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该类型结构的改进。为了解决前期勘探精度需求高和勘探手段差的时间矛盾,需要深入研究实现手段对该结构体型进行优化,将获得高精度勘探成果需求的时间段尽量延后,以利于更多的勘探手段采用;为进一步降低爆通的难度和创造较好的爆破临空面,对该类型结构进行了改进,可提高水下岩塞爆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利于采用水下岩塞爆破技术的进水口结构型式推广运用,降低工程造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水岩塞体进水口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能提高水下岩塞体进水口结构可靠性和安全性,推进深水条件下水下岩塞体进水口结构的推广运用,降低工程造价和提高工程技术水平。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深水岩塞体进水口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S1:在深水岩塞体的上游对初期岩塞体整体结构进行初期勘探,初期岩塞体整体结构包括岩塞体前段和初期调节段,通过勘探结果确定岩塞体前段和初期调节段的长度,考虑到上游深水勘探的难度和不准确性,为减轻上游侧深水勘探难度及危险性,初期调节段的长度的确定可以采用初步勘探后的初步预估值,初步预估值基于保守而放大裕度的原则确定,由岩塞体前段和初期调节段之和所决定的初期岩塞体整体结构的长度,大于在集渣坑施工期和岩塞体最终爆破时所需要的岩塞体设计长度;
S2:首先进行下游水道的开挖施工,并开挖至初期调节段的下游侧预定边界,开挖时,上游水体由大长度的初期岩塞体整体结构进行挡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90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