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液分离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7656.4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4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金海龙;宇汝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刘娜 |
地址: | 31183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具有进气部;隔板,隔板设置在壳体内,以将壳体的内腔分隔成相互独立设置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进气部连通;过渡管道,穿设在隔板上,过渡管道的第一端位于第一腔室内,过渡管道的第二端位于第二腔室内;过渡管道具有多个第一通气孔,多个第一通气孔沿过渡管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过渡管道为多个,多个过渡管道在隔板上间隔设置。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液分离器的分液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气液分离器通常位于压缩机的吸气端,以用于对气液两相状态的冷媒进行气液分离。具体地,气液分离器的工作原理为:气液两相状态的冷媒进入气液分离器后,气态冷媒通过管道进入压缩机内进行压缩,液态冷媒在自重作用下穿过滤网后沿气液分离器的内壁滑落,同时液态冷媒从外界吸热并转化为气态冷媒后进入压缩机中。
然而,在气液分离器进行分液的过程中,气液分离器的分液气化效果不佳,存在液态冷媒通过出气管道进入至压缩机内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气液分离器的分液气化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具有进气部;隔板,隔板设置在壳体内,以将壳体的内腔分隔成相互独立设置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进气部连通;过渡管道,穿设在隔板上,过渡管道的第一端位于第一腔室内,过渡管道的第二端位于第二腔室内;过渡管道具有多个第一通气孔,多个第一通气孔沿过渡管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过渡管道为多个,多个过渡管道在隔板上间隔设置。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气液分离器进行分液的过程中,进入至进气部内的气液混合物先进入至第一腔室内,气液混合冷媒通过滤结构进入第一腔室后,一部分气液混合冷媒通过过渡管道的第一端进入过渡管道中,另一部分在第一腔室气化后通过第一通气孔进入过渡管道内,最终通过过渡管道的第二端进入至第二腔室内,混合在气态冷媒中的液态冷媒能够附着在过渡管道上,进入第二腔室的部分液态冷媒继续气化,提升了气液分离器的分液气化效率,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液分离器的分液分化效果不佳的问题,减少从气液分离器排出的气态冷媒中混合的液态冷媒量,提升了气液分离器的分液气化效果。
进一步地,多个过渡管道沿隔板的周向间隔设置,全部过渡管道的第一通气孔的通气方向错开设置。上述设置一方面使得多个过渡管道的布局更加合理、紧凑;另一方面避免第一腔室内发生气流冲击而产生振动和噪声,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各过渡管道的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与第二腔室连通,各过渡管道的多个第一通气孔与第一腔室连通。上述设置提升了过渡管道的通气效率,以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均有气流流动,以确保混合在气态冷媒中的液态冷媒均附着在过渡管道、壳体的内壁及过滤结构上,进而提升了气液分离器的分液效率。
进一步地,各过渡管道位于第一腔室内的长度大于该过渡管道位于第二腔室内的长度。上述设置确保气液混合物能够在第一腔室内进行充分的分流,进一步减少混合在气态冷媒中的液态冷媒量,提升了气液分离器的分液效率。
进一步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过滤结构,过滤结构设置在壳体内且位于过渡管道的上方,以用于对从进气部进入的气体混合物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在气液混合物进入至壳体内后,先穿过过滤结构,过滤结构一方面对气液混合物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另一方面使得气液混合物中的液态冷媒穿过过滤结构后沿着壳体的内壁向下流动,进而实现气液混合物的初步分离。
进一步地,过渡管道的第一端与过滤结构之间具有预设间隙。上述设置确保穿过过滤结构后的气液混合物能够进入至过渡管道的第一端内,进而提升了气液混合物的流畅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76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危化品事故电力应急处置安全预警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电表用锁螺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