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芳胺化合物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07383.3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0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邓高飞;赵宇;陈志伟;王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11/54 | 分类号: | C07C211/54;C07C211/61;C07C211/58;C07D307/91;C07D333/76;C07D215/38;C07D251/24;C07D403/04;C07D405/04;C07D213/74;C07C209/74;C07C209/68;C09K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董琳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合物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胺化合物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芳胺化合物具有如下式(1)所示的结构:本申请的芳胺化合物含有富电子的N原子,以及含有众多大共轭体系,可以提高电子迁移率和跃迁速率,采用该芳胺化合物制备的器件具有较高的电稳定性、器件效率,并具有较长的器件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芳胺化合物和使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为OLED,其原理是在阴阳两极施加电场时,阳极侧的空穴和阴极侧的电子会向发光层移动,在发光层结合形成激子,激子处于激发态向外释放能量,从激发态释放能量变为基态释放能量的过程对外发光。自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报道有机分子电致发光和1990年英国剑桥大学报道聚合物电致发光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开展研究与开发。该类材料具有结构简单、成品率高、成本低、主动发光、响应速度快、分率高等优点,且具有驱动电压低、全固态、非真空、抗荡、耐低温(-40℃)等性能,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可能替代液晶显示器的一种新技术,引起极大关注。
为了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亮度、效率和寿命,通常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使用多层结构,这些多层结构可以包括如下膜层中的一种或多种:空穴注入层(holeinjection layer,HIL)、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 layer,HTL)、电子阻挡层(electron-blocking layer,EBL)、有机电致发光层(light-emitting layer,EML)、空穴阻挡层(hole-blocking layer,HBL)、电子传输层(electron transport layer,ETL)和电子注入层(electron injection layer,EIL)等。这些膜层能够提高载流子(空穴和电子)在各层界面间的注入效率、平衡载流子在各层之间传输的能力,从而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亮度和效率。
目前有机电致器件中现有的发光层材料例如为NPB、TPD和m-MTDATA,但这些材料发光效率普遍较低,热稳定较差,导致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寿命较短且发光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和器件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芳胺化合物,其中,所述芳胺化合物具有如下式(1)所示的结构:
其中,R1和Ar5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4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的烷基、氢、氘、卤素、氰基、C3~C10的三烷基硅基、三苯基硅基,其中Ar5不为氢;
Ar1、Ar2、Ar3、Ar4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4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40的杂芳基;
L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亚杂芳基;
所述R1、Ar5、Ar1、Ar2、Ar3、Ar4以及L中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氘、卤素、氰基、C6~C20的芳基、C3~C20的杂芳基、C1~C10的烷基、C3~C6的环烷基、C1~C10的三烷基硅基、C6~C48的三芳基硅基。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以及介于阳极层与阴极层之间的至少一层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有机电致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以及电子阻挡层,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层、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中的至少一者含有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芳胺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73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扬声器箱及其装配工艺
- 下一篇:一种能自动调节转速的球型水晶抛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