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RPC的多机房独立多活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06815.9 | 申请日: | 2020-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3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阳佩;俞鹰;徐铁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67/1095 | 分类号: | H04L67/1095;H04L67/56;H04L67/54;H04L67/1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邓小玲;王勇 |
| 地址: | 51800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rpc 机房 独立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RPC的多机房独立多活系统,包括:第一机房和第二机房,第一机房包括第一注册中心服务、第一注册代理中间件及多个第一微服务,第二机房包括第二注册代理中间件和第二注册中心服务;第一注册中心服务监听所述第一机房是否正常运行;当第一注册中心服务监听到第一机房宕机或者发生网络故障时,第一注册代理中间件断开与所述第二机房的连接;及第一注册代理中间件与第二注册代理中间件进行心跳检测,当第二注册代理中间件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一注册代理中间件的心跳信息时,则第二注册中心服务将第一同步数据删除。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保证各个机房间的独立多活高可用,也保证各个机房数据的正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基架运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PC的多机房独立多活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大数据背景下,多活方案已经成为解决大数据瓶颈的重要手段。多活指不同地理位置上的系统都能够提供业务服务。目前业界的多活方案,基本都是依赖注册中心中间件(例如,consul和eureka)自身的能力。
在国内,目前使用最广的中间件则是ZooKeeper。ZooKeeper作为老牌的开源中间件,活跃在各大公司的系统设计中,并作为核心中间件。当存在多数据中心时,ZooKeeper没有数据中心隔离及同步功能。当将ZooKeeper作为注册中心使用时,无法在其中任何一个机房宕机的情况下,通过自身能力同步多机房的数据,也就无法满足现在企业日益严格的异地多活高可能的要求。
在现有ZooKeeper中间的双活及多活方案都是基于一个集群,使用多个机房的集群节点组合构成大集群,从而达到一个集群,这样既实现了多机房部署,又实现了各机房数据的自动同步,各机房就像同机房一样使用,但是这种部署方式也带来了非常大的隐患。
由于所述集群的双活或多活的实现是基于ZooKeeper的选举算法,要求集群中存活机器数必须大于n/2,比如现有生产集群是7台服务器,那么可接受宕机数量为3台,当宕机数量超过3台时,就会导致整个集群不可用。例如:如图1,由于A机房服务器数量为3, B机房服务器数量为4,当A机房中所有服务器宕机时,B机房不受影响;当B机房所有服务器宕机时,则导致A、B两个机房所有服务器全部宕机。
因此,本方案旨在解决在任何一个机房宕机的前提下,如何不影响其他机房独立存活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RPC的多机房独立多活方法、系统、电子设备、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能够解决在任何一个机房宕机的前提下,如何不影响其他机房独立存活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RPC的多机房独立多活系统,包括:
第一机房和第二机房,所述第一机房包括第一注册中心服务、第一注册代理中间件及多个第一微服务,所述第二机房包括第二注册代理中间件和第二注册中心服务,所述第一机房和所述第二机房基于RPC进行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注册中心服务监听所述第一机房是否正常运行;
当所述第一注册中心服务监听到所述第一机房正常运行时,所述第一注册代理中间件获取所述第一机房的第一同步数据,并将所述第一同步数据写入至所述第二注册中心服务;
当所述第一注册中心服务监听到所述第一机房宕机或者发生网络故障时,所述第一注册代理中间件断开与所述第二机房的连接;及
所述第一注册代理中间件与所述第二注册代理中间件进行心跳检测,当所述第二注册代理中间件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一注册代理中间件的心跳信息时,则所述第二注册中心服务将所述第一同步数据删除。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注册中心服务监听到所述第一机房恢复正常时,所述系统还包括:
所述第一注册中心服务恢复监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68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力矩陀螺框架系统鲁棒复合控制方法
- 下一篇:高速切换补液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