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搅拌头的伞状潜水搅拌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05950.1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2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田飞;孔令文;张二峰;施卫东;陈雯雯;田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33/82 | 分类号: | B01F33/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搅拌 潜水 搅拌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搅拌头的伞状潜水搅拌机,包括驱动电机、主轴、副轴、主搅拌叶轮、副搅拌叶轮和导流筋;所述主轴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主轴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搅拌叶轮连接,所述主搅拌叶轮呈伞状,所述导流筋呈辐射状均匀分布在主搅拌叶轮上表面,所述副搅拌叶轮设置在主搅拌叶轮的内部,所述主轴与副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副搅拌叶轮与副轴的另一端连接。本发明通过副搅拌叶轮将下方流体搅拌至上方与主搅拌叶轮形成的流场汇合,进行二次搅拌,大大提高了潜水搅拌机的搅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搅拌效果明显提升、搅拌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搅拌头的伞状潜水搅拌机。
背景技术
潜水搅拌机又称潜水推进器,是污水处理工艺调节池中的关键设备,能实现调节池中的污水在生化过程中固液两相流的均质、流动的工艺要求,适用于固液搅拌的场合,通过潜水搅拌机的搅拌防止悬浮物沉淀、分层,潜水搅拌机安全性高,运行稳定。现有的潜水搅拌机在主搅拌叶轮的下方,根据污水处理搅拌机行业标准可知,流体的流速低于污水处理的0.1m/s,会有固体颗粒沉淀产生,搅拌效果不好、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潜水搅拌机存在搅拌效果不好、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搅拌头的伞状潜水搅拌机,该潜水搅拌机在主搅拌叶轮入口内设置副搅拌叶轮,通过副搅拌叶轮将下方流体搅拌至上方与主搅拌叶轮形成的流场汇合,进行二次搅拌,大大提高了潜水搅拌机的搅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搅拌效果明显提升、搅拌效率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搅拌头的伞状潜水搅拌机,包括驱动电机、主轴、副轴、主搅拌叶轮、副搅拌叶轮和导流筋;
所述主轴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主轴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搅拌叶轮连接,所述主搅拌叶轮呈伞状,所述导流筋呈辐射状均匀分布在主搅拌叶轮上表面,所述副搅拌叶轮设置在主搅拌叶轮的内部,所述主轴与副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副搅拌叶轮与副轴的另一端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轴的另一端通过键与所述主搅拌叶轮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轴与副轴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主轴下方带有外螺纹,副轴上方带有内螺纹,且副轴直径大于主轴的直径。
上述方案中,所述副搅拌叶轮与副轴的另一端通过键连接,且通过叶轮螺母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叶轮螺母呈流线型。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搅拌叶轮的厚度δ为5毫米~10毫米。
上述方案中,所述副搅拌叶轮直径d为主搅拌叶轮直径D的0.1倍,即d=0.1D。
上述方案中,所述副轴的长度h为主搅拌叶轮高度H的0.8倍,即h=0.8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主搅拌叶轮的内部设置副搅拌叶轮,在主搅拌叶轮的下方,由于副搅拌叶轮的搅拌,此处流体的流速大于0.3m/s,固体颗粒不会产生沉淀,本发明的潜水搅拌机能够通过副搅拌叶轮将下方流体搅拌至上方与主搅拌叶轮形成的流场汇合,进行二次搅拌,大大提高了潜水搅拌机的搅拌效果,该潜水搅拌机结构设计合理、搅拌效果明显提升、搅拌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流体混合示意图。
图中:1、主轴;2、主搅拌叶轮;3、导流筋;4、副搅拌叶轮;5、主流场;6、副流场;7、驱动电机;8、副轴;9、叶轮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59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