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外墙超高外架连接的连墙件架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5946.5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9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秦庆龙;梅忠敏;龚凯勋;邓佩华;林朝绩;冉景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G5/04 |
代理公司: | 广东省中源正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48 | 代理人: | 王明亮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外墙 超高 连接 连墙件 架设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外墙超高外架连接的连墙件架设方法主要由独立内支撑系统、水平固定连接装置、竖向固定连接装置、双排脚手架构成,双排脚手架通过水平固定连接装置将连墙件所受荷载传递给独立内支撑系统,内支撑系统通过竖向固定连接装置与混凝土板面连接,从而实现力从双排脚手架传递到混凝土板面,由混凝土板面承担连墙件荷载,内独立支撑架可以根据现场施工环境灵活设计,本发明可以解决此类高支模楼层无法设置双排脚手架连墙件的技术难题,进而提高了双排脚手架施工安全性,减少施工成本,降低施工消耗,节能环保,施工工艺制作简单、操作灵活、效率高、可周转使用,绿色节能,降本增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外墙超高外架连接的连墙件架设方法。
背景技术
连墙件一般是指通过与可靠固定端连接来加强其他结构的稳定性的构件,在建筑工程中用于将脚手架架体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能够传递拉力和压力的构件。采用连墙件实现的附壁联结,对于加强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提高其稳定承载能力和避免出现倾倒或坍塌等重大事故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连墙件将脚手架与建筑结构工程连接起来,成为脚手架与主体之间的撑拉杆,同时可以作为承受水平力的支座。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1)将脚手架与建筑结构工程连接起来,确保脚手架的整体稳定和使用安全。
(2)约束了脚手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减少立杆计算长度,增强脚手架横向刚度,提高其向内或向外的抗倾覆能力。
(3)有效抵抗风荷载及其他水平荷载作用,并传递给工程结构。
(4)抵抗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内力,使内力重新分布从而降低架体内部的集中应力,避免架体出现局部破坏。
一般来说,楼层高度小于4m时,连墙件的间距基本可以满足施工要求,但是楼层高度达到8m及以上时候,连墙件的间距就达不到要求,在楼层高度范围内就没有设置连墙件,外架悬挑高度达到8m及以上,原本按照施工方案设计的连墙件无法设置,导致高支模楼层外架倒塌事故频发,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虽然部分地区有相关文件要求,如深圳地区地方性文件规定在极端条件下可以与内架连接,但其都是在极端天气情况下的紧急措施,无法在常规条件下完成连墙件间距要求,施工期间任然存在较大隐患。
因此,急需一种高效经济的技术方案,以便解决此类高支模楼层外架连墙件无法设置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于提供一种用于外墙超高外架连接的新型连墙件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实现高支模楼层外架连墙件无法设置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外墙超高外架连接的连墙件架设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在楼板上预留套管,待楼板浇筑完成后,在套管内插入螺杆,在楼板顶面依次套入钢垫片、钢管和钢垫片,然后依次拧紧对应设置的两个螺母;在楼板底面套入钢垫片,依次拧紧对应设置的两个螺母;完成之后在楼板上就形成了一个固定连接装置,一个固定连接点。
步骤二:按照施工方案及设计要求在墙模板上进行螺杆洞开孔,螺杆洞开孔的直径等于螺杆的直径+1.5mm,并且预埋套管;
步骤三:待墙体模板支撑体系完成之后(墙体模板支撑体系指代上述步骤一种组成的一个支撑架,对墙体模板进行支撑),在套管中插入螺杆,然后依次在两端套入钢垫片、钢管和钢垫片,依次拧紧对应设置的两个螺母,完成之后在墙体模板(即表示墙体的模板)内外上就形成了一个连接装置,两个固定连接点;
步骤四:在现浇楼板上搭设内独立支撑架,采用钢管、扣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59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流反应器在硼酸合成中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仿生型乡村古树保护用支撑固定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