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矩阵化管理的多维权限模型设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05863.6 | 申请日: | 2020-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2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 发明(设计)人: | 丰立新;李伯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新中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21/31 | 分类号: | G06F21/31;G06F21/45;G06F16/242;G06F16/2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矩阵 管理 多维 权限 模型 设计 方法 | ||
1.一种用于矩阵化管理的多维权限模型设计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系统管理员通过信息管理对象对用户或角色授予信息权限:
启用信息管理对象后,系统管理员对用户或角色进行信息访问权限授权,并将元数据字段与信息管理对象进行绑定;
在元数据中,定义信息资源的可访问范围,将信息资源的一个数据类型与信息管理对象绑定;
系统管理员在授权界面,对用户或角色的每个信息管理对象授予可访问的数据范围权限,通过设定信息管理对象值或条件来控制可访问资源的范围;
B、实际操作阶段对用户的信息权限控制:
用户登录系统后,通过功能权限控制用户请求访问一个信息资源;系统获取到信息资源与信息管理对象的绑定关系数据;再通过对应的信息管理对象,计算用户的信息管理对象范围数据,写入为用户分配好的计算结果表中;
利用信息资源与信息管理对象的绑定关系,获取信息资源的字段与信息管理对象生成结果表的数据结合,生成符合生产环境数据库的查询条件语句,并与查询方法的条件拼接,完成对数据范围的限制;
最后返回符合授权维度控制的信息资源,并在用户界面展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矩阵化管理的多维权限模型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信息管理对象为数据访问的控制维度,包括用户、角色、部门、组织、集团、项目、操作员、客户、供应商、业务员、预算项、文档类型和文档密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矩阵化管理的多维权限模型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信息管理对象设有一类为全局类型,所述全局类型不区分组织,在整个系统通用的,在授权和过滤数据范围时不受到组织维度的限制,即没有明确限定即视为全部有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矩阵化管理的多维权限模型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系统管理员对信息管理对象授权时,每个信息管理对象设有值的范围和通配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矩阵化管理的多维权限模型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多维信息权限设置过程:
S1.注册信息管理对象:定义需要控制的可访问数据的权限维度;
S2.授权信息管理对象可访问数据的信息资源:设置信息管理对象的可访问数据源,数据源将用于授权和权限解析时使用;
S3.存储信息资源与信息管理对象间的关系:绑定各资源数据类型与信息管理对象的关联关系;
S4.设置角色:在功能权限定义中,角色是一组对资源可操作功能权限的集合,在信息权限定义中,角色是一组权限范围内可访问的数据源;
S5.定义用户:定义所有可操作和运行系统的操作用户,包括用户标识符ID和用户名称;
S6.用户角色分配:将用户分配给一个或几个角色;当给角色分配了信息权限后,属于该角色的用户拥有所有该角色的信息权限;
S7.设置可访问的信息管理对象值:给用户或角色分配可访问的信息管理对象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矩阵化管理的多维权限模型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多维信息权限控制过程:
S8.用户登录:用户通过用户标识符ID和用户名称登录到系统中,系统对用户进行统一身份验证;
S9.对信息资源的访问请求:用户请求对信息资源的访问;
S10.获取用户可访问资源的信息管理对象值:从用户可访问资源的信息管理对象值表格中获取授权数据;
S11.匹配信息资源与信息管理对象间的关系:计算信息管理对象授权数据后,存入预分配结果表中;并生成符合数据库查询的访问条件;
S12.返回用户可访问的信息资源:执行SQL执行语句,得到用户被授权可访问的信息资源,并返回给用户界面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矩阵化管理的多维权限模型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查询条件语句通过SQL语句进行集合查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新中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新中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58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