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焊管冷拔后压扁性能的热轧酸洗钢卷及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5293.0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5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康海军;王旭生;杨得草;张成铭;张楠;董宝权;于立伟;左海霞;张海宾;刘克云;杜洪志;阚立志;张伟;王梦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1D6/00;C21D8/02;C21D9/52;C22C33/04;B21B1/22;B21B45/06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甄玉荃 |
地址: | 117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焊管冷拔后 压扁 性能 热轧 酸洗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焊管冷拔后压扁性能的热轧酸洗钢卷及生产方法,从成分的角度而言,通过降低Mn含量,以减少硫化锰的形成,控制钢卷中非金属夹杂物及硫含量,获得内部质量良好的热轧酸洗钢卷,以满足冷拔焊管的使用要求;所述生产方法,与上述成分相配合,由于在成分中降低了Mn含量,因此,生产步骤中将卷取温度由以往的600℃以上的温度,降低到550~580℃,同时减少热轧酸洗钢卷中珠光体含量,以获得细小的铁素体,确保钢中铁素体含量较高,利用铁素体塑性好、延展性好的特点,实现冷拔压扁不开裂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涉及炼钢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焊管冷拔后压扁性能的热轧酸洗钢卷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冷拔焊管是用精密电阻焊接(ERW)+精密拔制而成,在机械的液压缸上有大量应用。电阻焊管焊接后,整体管身经过正火确保了焊缝和热影响区与其余部分在金相组织和机械性上的同质;冷拔及后续热处理(消除内应力),钢管具有良好的尺寸和机械性能。
热轧酸洗钢卷是冷拔焊管的原料,现有生产冷拔焊管用热轧酸洗钢卷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含量计,C:0.17~0.19%,Si≤0.05%,Mn:0.60~0.80%,P≤0.020%,S≤0.006%, Als:0.02~0.06%,N≤0.0060%,O≤0.0040%,Fe余量。采用上述成分的热轧酸洗钢卷制成冷拔焊管成品后,在压扁实验中极易出现开裂现象。
因此,如何研发一种适用于冷拔焊管的热轧酸洗钢卷及生产方法,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焊管冷拔后压扁性能的热轧酸洗钢卷及生产方法,以减少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满足冷拔焊管的使用要求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焊管冷拔后压扁性能的热轧酸洗钢卷,该热轧酸洗钢卷按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热轧酸洗钢卷包含以下成分:
C:0.14~0.16%、Si≤0.05%、Mn:0.40~0.60%、P≤0.020%、S≤0.010%,Als:0.02~0.06%、N≤0.0060%、O≤0.0040%、Fe余量。
优选,所述改善焊管冷拔后压扁性能的热轧酸洗钢卷,按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热轧酸洗钢卷包含以下成分:
C:0.14%、Si≤0.03%、Mn:0.42%、P:0.020%、S:0.010%、Als:0.03%、N:0.0050%、 O:0.0026%、Fe余量。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改善焊管冷拔后压扁性能的热轧酸洗钢卷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依次按照如下步骤进行:铁水预处理、炼钢、热轧以及酸洗,所述热轧步骤包括:初轧、精轧以及卷取;
其中,所述卷取的温度为550~580℃。
优选,所述初轧的开轧温度为1130~1150℃;
所述精轧的终轧温度为840~860℃。
进一步优选,所述炼钢步骤包括:LF炉外精炼以及连铸;
所述LF炉外精炼时间为30~40min,钢水进行钙处理,之后静置底吹氩≥6min;
所述连铸采用恒拉速,连铸时钢水过热度10~25℃。
进一步优选,所述酸洗步骤包括:拉矫以及酸洗;
其中,所述拉矫采用5辊形式进行拉矫,让氧化铁皮疏松;
所述酸洗的酸液温度为70~85℃,酸液浓度或者氢离子浓度为80-150g/l。
本发明提供的改善焊管冷拔后压扁性能的热轧酸洗钢卷,从成分的角度而言,通过降低Mn含量,以减少硫化锰的形成,控制钢卷中非金属夹杂物及硫含量,获得内部质量良好的热轧酸洗钢卷,以满足冷拔焊管的使用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52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