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锁扣板面和板件锁扣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05151.4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7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基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5/02 | 分类号: | E04F15/02;E04F15/22;E04F13/07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叶洋军;郭华俊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锁扣板面 板件锁扣 连接 结构 | ||
1.一种板件锁扣连接结构,包括在第一板件(100)上设置的主凹槽(104)和在第二板件(200)上设置的主榫头(20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板件(100)上设置的副榫头(109),所述副榫头(109)上开设有弹缝(108),该弹缝(108)将副榫头(109)分隔为第一弹性舌部(109a)和第二弹性舌部(109b);以及
在所述第二板件(200)上设置的副凹槽(207),其第一侧槽面与所述第一弹性舌部(109a)上设有第一障碍结构(107/206),其第二侧槽面与第二弹性舌部(109b)上设有第二障碍结构(113/211),
其中,所述副榫头(109)的第一弹性舌部(109a)和第二弹性舌部(109b)在所述主榫头进入主凹槽过程中分别越障挤入副凹槽(207),
所述第二弹性舌部(109b)和所述副凹槽(207)的第二侧槽面通过至少一对定位面(112/210)配合,用于对接定位,
所述至少一对定位面(112/210)在所述副榫头(109)的第二弹性舌部(109b)越障挤入副凹槽(207)过程中能够快速贴合而发出一次越障指示音,该越障指示音用于指示对接到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锁扣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凹槽(104)为侧向开口型榫槽,其边界形状约束如下:槽顶面由第一上挡面(101)构成,槽底面由下挡圆弧面(105)构成,该第一上挡面(101)为横向延伸面,其外边沿与纵向延伸的第一左挡面(103)衔接,由第一左挡面(103)和第一上挡面(101)所界定的板体实体部位构成上压顶(102);
所述主榫头(204)为侧向延伸榫头,其边界形状约束如下:上榫面由第一下挡面(201)构成,下榫面由上挡圆弧面(205)构成,该第一下挡面(201)为横向延伸面,其内边沿与纵向延伸的第一右挡面(203)衔接,由该第一下挡面(201)和第一右挡面(203)所界定的板件豁口区域构成上压槽(202),
其中,所述主榫头(204)与所述主凹槽(104)形状相适配,并且以所述下挡圆弧面(105)为约束,以第一左挡面(103)的与主榫头(204)相接触的位置为转动支点偏转进入所述主凹槽(104)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件锁扣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榫头(109)由主凹槽(104)右下方的板体部位形成,该副榫头(109)本体斜向上伸出;以及
所述副凹槽(207)由主榫头(204)右下侧的板体部分形成,该副凹槽(207)斜向上深入板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板件锁扣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障碍结构包括在所述第一弹性舌部(109a)上设置的第一凸起(107)和在副凹槽(207)的第一侧槽面的起始部位设置的第二凸起(206),其中,所述第二凸起(206)位于第一凸起(107)的运动轨迹上,以阻碍所述第一弹性舌部(109a)的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板件锁扣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障碍结构由在所述第二弹性舌部(109b)上形成的第一齿状面(113)和在副凹槽(207)的槽面上形成的第二齿状面(211)构成,所述第二齿状面(211)与所述第一齿状面(113)贴合或部分贴合,并且在贴合之前形成运动阻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件锁扣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状面和第二齿状面在所述副榫头(109)的第一弹性舌部(109a)越障挤入副凹槽(207)时相互碰撞发出第一次越障指示音,所述第一齿状面(113)和第二齿状面上的至少一对定位面(112/210)在所述副榫头(109)的第二弹性舌部(109b)越障挤入副凹槽(207)时快速贴合而发出第二次越障指示音,该越障指示音用于指示对接到位。
7.一种锁扣板面,包括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的对接结构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板件锁扣连接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扣板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板面为锁扣地板、墙板、墙面板、或者隔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基通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基通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515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头防水结构
- 下一篇:基于工业AI技术的焊接结构件工艺优化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