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防腐抗渗输液管道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4775.4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5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郭超;陆征然;李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58/04;F16L41/02;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防腐 输液 管道 | ||
1.一种高强防腐抗渗输液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管道,封装装置和混凝土承口管;所述输液管道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混凝土承口管,且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封装装置;
所述输液管道包括筛孔式钢筒(5)和预应力钢丝层(3);所述筛孔式钢筒(5)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环(12);所述筛孔式钢筒(5)的外侧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筛孔式钢筒(5)的内壁设置有内层混凝土(6);所述筛孔式钢筒(5)的外壁设置有外层混凝土(4);所述内层混凝土(6)内壁设置有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7);所述外层混凝土(4)的外壁上设置有所述预应力钢丝层(3);所述预应力钢丝层(3)外壁上设置有砂浆保护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防腐抗渗输液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承口管的一端与所述外层混凝土(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12)的外壁与所述混凝土承口管的内管壁固定连接;所述砂浆保护层(2)的外壁和所述混凝土承口管的外管壁上设置有石墨烯防腐涂层(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防腐抗渗输液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装置包括橡胶密封圈(8),挡板(9),探头管(11)和支架(10);所述输液装置的另一端的所述外层混凝土(4),筛孔式钢筒(5),内层混凝土(6)和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7)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橡胶密封圈(8)在所述延伸部套设有若干个;所述输液管道另一端端面上周向设置有若干所述支架(10);所述输液管道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挡板(9);所述探头管(11)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挡板(9)和所述支架(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防腐抗渗输液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7)的外壁上设置有硅烷偶联剂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防腐抗渗输液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9)包括若干个子挡板;所述输液管道的另一端端面周向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子挡板;所述子挡板侧面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探头管(11)的一端贯穿所述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防腐抗渗输液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孔式钢筒(5)的外壁开设有若干通孔。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强防腐抗渗输液管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连接环(12)与所述筛孔式钢筒(5)的一端焊接,并在所述筛孔式钢筒(5)的外壁上开设通孔;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所述筛孔式钢筒(5)和所述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7)分别吊入模具中,用导线连接所述筛孔式钢筒(5)并引出,浇筑所述内层混凝土(6)和所述外层混凝土(4),经过高频强力震动,震实混凝土使所述内层混凝土(6),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7)、筛孔式钢筒(5)和外层混凝土(4)紧固成形;将外层混凝土(4)的一端与所述混凝土承口管固定连接;
步骤三,所述内层混凝土(6)与外层混凝土(4)经过蒸汽养护,脱模后,绕制所述预应力钢丝层(3),再用电线连接所述预应力钢丝并引出在管道外侧搭建模具,浇筑所述砂浆保护层(2);
步骤三,在所述砂浆保护层(2)养护、脱模后,在所述砂浆保护层(2)外壁粉刷所述石墨烯防腐涂层(1);
步骤四,在所述混凝土承口管的外管壁上粉刷所述石墨烯防腐涂层(1);
步骤五,将所述输液管道的另一端用砂轮锯切所述石墨烯防腐涂层(1),砂浆保护层(2)和预应力钢丝层(3),并打磨裸露的所述外层混凝土(4),在所述外层混凝土(4)的裸露端套设所述橡胶密封圈(8);
步骤六,所述挡板(9)将承插口封闭,进行承插口对接。
步骤七,当输液管道固定之后,将与所述筛孔式钢筒(5)和预应力钢丝连接的导线分别与镁块连接,做成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强防腐抗渗输液管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所述内层混凝土(6)与外层混凝土(4)经过蒸汽养护,脱模后在外层混凝土(4)的外壁上缠绕多层环向和纵向组合的预应力钢丝,形成所述预应力钢丝层(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477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镜头内外温差调节的投影仪
- 下一篇:一种远红外紫砂珠网的成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