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温刚玉-莫来石陶瓷制品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4643.1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1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拯;雷复兴;李延超;姜鹏;魏少西;马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索莱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10 | 分类号: | C04B35/10;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2 | 代理人: | 霍炬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温 刚玉 莫来石 陶瓷制品 制备 方法 | ||
一种超高温刚玉‑莫来石陶瓷制品的制备方法,涉及高温陶瓷技术领域,包括骨料、粉料和结合剂,骨料与粉料按下述重量份配比配置而成:骨料与粉料的重量配比为:骨料∶粉料=55‑65∶35‑45;所述骨料包括刚玉颗粒和莫来石颗粒,按重量比例为:刚玉颗粒∶莫来石颗粒=40‑60∶0‑20;所述粉料包括氧化铝粉、石英粉、莫来石粉,按重量比例为:氧化铝粉∶石英粉∶莫来石粉=20‑30∶4‑6∶0‑6;所述结合剂为铝溶胶、酸性硅溶胶、有机硅树脂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组合,结合剂的添加量为骨料+粉料总重量的6%;本发明采用高纯原料、精细配比和高温烧结,制备了使用温度达1800℃且热震稳定性优良的陶瓷制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温陶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高温刚玉-莫来石陶瓷制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公知的,超高温陶瓷制品是指使用温度在1700~1800℃的陶瓷制品,主要用于各种超高温设备的炉衬、窑具及其他高温组件。通常能够承受这种超高温度的陶瓷材料主要有刚玉、氧化镁及氧化锆等高温氧化物;但由于氧化镁陶瓷材料属于强碱性材料,容易与酸性材料反应而损坏,并且氧化镁材料容易吸潮形成氢氧化镁而逐渐粉化。因此氧化镁陶瓷的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氧化锆陶瓷材料主要由于价格昂贵使得大多数用户无法接受。刚玉材料不仅熔点超过了2000℃,而且属于中性氧化物,能够抵抗酸性和碱性材料的侵蚀,所以,目前制备超高温陶瓷所用的材料主要为刚玉材料。但刚玉材料的缺点是热膨胀系数较大(约为8×10-6/℃),热震稳定性较差,在反复加热过程中容易开裂;为了提高刚玉制品的热震稳定性,通常会在刚玉制品中加入热膨胀系数较低的莫来石材料(莫来石的热膨胀系数为5~6×10-6/℃)。但国内生产的莫来石材料大多数都是由于纯度较低,结晶状态较差,在高温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而损坏。另外,还有一些通过在刚玉中加入硅微粉、粘土、铝矾土、红柱石等材料使其在烧结过程中生成一部分莫来石来提高刚玉制品的热震稳定性。然而,这些加入物都由于杂质含量较大,使得刚玉制品的使用温度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温刚玉-莫来石陶瓷制品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高温刚玉-莫来石陶瓷制品,包括骨料、粉料和结合剂,骨料与粉料按下述重量份配比配置而成:
骨料与粉料的重量配比为:骨料∶粉料=55-65∶35-45;
所述骨料包括刚玉颗粒和莫来石颗粒,按重量比例为:刚玉颗粒∶莫来石颗粒=40-60∶0-20;
所述粉料包括氧化铝粉、石英粉、莫来石粉,按重量比例为:氧化铝粉∶石英粉∶莫来石粉=20-30∶4-6∶0-6;
所述结合剂为铝溶胶、酸性硅溶胶、有机硅树脂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组合,结合剂的添加量为骨料+粉料总重量的6%。
所述的超高温刚玉-莫来石陶瓷制品,所述刚玉颗粒采用低钠低硅型刚玉,化学含量为:Al2O3≥99%。
所述的超高温刚玉-莫来石陶瓷制品,所述莫来石颗粒为高纯电熔莫来石颗粒,化学含量为:Al2O3+SiO2≥99%,莫来石相≥95%;
所述的超高温刚玉-莫来石陶瓷制品,所述氧化铝粉的化学含量为:氧化铝Al2O3≥99%。
所述的超高温刚玉-莫来石陶瓷制品,石英粉为高纯石英粉,化学含量为:石英SiO2≥99%。
一种超高温刚玉-莫来石陶瓷制品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配比:将骨料、粉料和结合剂按重量配比,备用;
(2)浆料制备:将上述原料在混料机中混合均匀,成为混合料,再将混合料与结合剂的水溶液一同加入到搅拌桶中搅拌成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索莱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索莱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46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