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泵系统的机组替补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03993.6 | 申请日: | 2020-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2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俸永波;雷朋飞;宗毅;罗金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4/02 | 分类号: | F24H4/02;F24H9/20;F25B30/00;F25B49/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吴泽燊 | 
| 地址: | 5114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机组 替补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系统的机组替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各机组控制器分别向集中控制装置发送停机状态信息,集中控制装置根据停机状态信息确认各热泵机组的停机状态,停机状态包括故障停机状态和非故障停机状态;集中控制装置获取故障机组的当前任务信息作为第一任务信息,并选择一个非故障机组使其以第一任务信息作为当前任务信息进行工作;第一任务信息包含目标温度信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的机组替补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在发现故障停机的热泵机组后,可以选择一非故障停机的热泵机组按照该故障机组的当任务信息进行工作,以替补故障的热泵机组,保证预定的制热目标,满足客户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设备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泵系统的机组替补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集控机群中,可能会遇到某台热泵机组因故障导致停机的情况。现有的热泵机组之间不关联的,集控机组之间无法联动,当出现故障机组停机了,其余的热泵机组不能够进行自动补充工作,没有什么补救的措施,导致无法达成预定的目标。这种情况下,即使有的热泵机组处于恒温停机状态也不会进行开机制热,这就会导致制热水的速度下降,达不到用户的制热需求。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热泵机组之间不能进行替补,达不到用户制热需求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的机组替补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其能够在热泵机组出现故障停机后启动其它热泵机组进行替补工作,保证预定的制热目标,满足客户需求。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泵系统的机组替补控制方法,
所述热泵系统包括若干热泵机组和集中控制装置,每一所述热泵机组均设有机组控制器,各所述机组控制器均连接所述集中控制装置;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各机组控制器分别向所述集中控制装置发送停机状态信息,集中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停机状态信息确认各热泵机组的停机状态,所述停机状态包括故障停机状态和非故障停机状态;其中,处于故障停机状态的热泵机组为故障机组,处于非故障停机状态的热泵机组为非故障机组;
集中控制装置获取故障机组的当前任务信息作为第一任务信息,并选择一个非故障机组使其以所述第一任务信息作为当前任务信息进行工作;所述第一任务信息包含目标温度信息。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选择非故障机组的同时,所述集中控制装置获取这一非故障机组的当前任务信息作为第二任务信息,并将所述第二任务信息发送至所述故障机组的机组控制器,所述故障机组的机组控制器以所述第二任务信息作为当前任务信息。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故障机组的机组控制器将获得的当前任务信息进行保存且在断电再次启动后保按照当前任务信息进行工作。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选择非故障机组时,所述集中控制装置查询各非故障机组的累计运行时长,并选择累计运行时长最短的非故障机组。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累计运行时长为所述非故障机组的压缩机单次运行时长的累计之和。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各所述热泵机组的输出端均与用户端连接。
一种热泵系统的机组替补控制系统,包括设置于集中控制装置的查询模块和处理模块;设置于机组控制器的发送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集中控制装置通过总线连接各热泵机组的机组控制器;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集中控制装置发送停机状态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停机状态信息并确认各热泵机组的停机状态,所述停机状态包括故障停机状态和非故障停机状态;其中,处于故障停机状态的热泵机组为故障机组,处于非故障停机状态的热泵机组为非故障机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39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