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水下救援智能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3979.6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3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杜国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国建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B63G13/00;B25J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雷达 技术 水下 救援 智能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水下救援智能机器人,具体涉及救援智能机器人领域,其包括环型支撑筒,所述环型支撑筒的内部安装的雷达监测装置、机械手电机、摄像头和照明灯,所述机械手电机输出端安装的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和机械手电机均设置有两个,所述环型支撑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浮力提升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使用人造惊吓,在救援机器人参与海面下的救援任务时,对鱼群进行驱逐,使用仿生动作驱逐大型鱼类的袭击,避免鱼群对救援任务的进行造成干扰,避免遭受大型鱼类的袭击,改善救援环境,有利于救援行动的进行,在捕捉救援对象后加快上浮速度,提高救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援智能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水下救援智能机器人。
背景技术
雷达技术应用在海上救援机器人上时,雷达装置中的超声波探头通过收发声波后,在经过处理器和信号发射器,传输至计算中进行显示和定位,通过摄像头机组探测海面下救援情况,从而控制机器人进行移动,借助机械臂对海面下救援环境复杂的位置进行救援任务。
现有技术中,智能机器人在海面下进行救援任务时,智能救援机器人缺乏驱逐鱼类的能力,容易遭受鱼群的干扰,干扰救援环境,容易遭受大型鱼类的袭击,恶化救援环境,对救援行动造成严重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水下救援智能机器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水下救援智能机器人,包括环型支撑筒,所述环型支撑筒的内部安装的雷达监测装置、机械手电机、摄像头和照明灯,所述机械手电机输出端安装的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和机械手电机均设置有两个,所述环型支撑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浮力提升机构,所述环型支撑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传动机构,两个所述传动机构均传动连接有仿生机构,两个所述仿生机构分别位于环型支撑筒的两侧,所述环型支撑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动力机构。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电机、摆杆、扇型齿轮盘、齿轮板和防水箱,所述传动电机的外部套接有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展箱,所述延展箱与环型支撑筒相连通,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盘,所述传动盘位于延展箱的内部,所述传动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柱,所述摆杆的侧壁开设有传动槽,所述滑动柱滑动连接在传动槽的内部,所述摆杆靠近环型支撑筒的一端与扇型齿轮盘固定连接,所述扇型齿轮盘、防水箱和齿轮板均位于环型支撑筒的内部,所述扇型齿轮盘的侧壁转动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两端均与环型支撑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防水箱相对的两侧壁分别开设有一号滑槽和二号滑槽,所述齿轮板滑动连接在一号滑槽的内部,所述二号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靠近扇型齿轮盘的一端活动铰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远离传动杆的一侧与齿轮板固定连接,所述齿轮板与扇型齿轮盘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两端的外侧壁上均滑动套接有十字密封套,所述移动板相对的两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滑条,所述滑条的两端均贯穿十字密封套,所述十字密封套的均固定连接在防水箱的侧壁上,所述移动板和滑条的两端均延伸至防水箱的外部,所述防水箱相对的两内侧壁上均开设有密封滑槽,所述滑条均滑动连接在密封滑槽的内部,所述滑条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仿生机构包括框架、透水网、连接杆、连接柱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和连接杆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防水箱的外侧壁上,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侧壁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均贯穿活动槽,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与连接柱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柱远离环型支撑筒的一端均与框架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透水网固定连接在框架的内部,所述连接柱的外侧壁与传动杆远离移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框架和透水网的外侧壁均设置有防水涂层,所述防水涂层的材质为防水涂料与红色荧光粉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国建,未经杜国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39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