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音响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03695.7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5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李远程;裘科灵;陈伟;曹双双;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向往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22 | 分类号: | G10L15/22;G10L17/02;G05B19/418;G05B1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岳兵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音响 智能家居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音响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包括智能音响和若干智能家居设备,各个智能家居设备分别与智能音响无线连接;智能音响包括:输入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声音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并处理声音信息,从声音信息中提取声纹特征,将声纹特征与用户的身份信息和常用控制指令进行绑定后存储在数据库中;数据库,还用于预先存储映射关系表,映射关系表中包括环境信息和控制指令;判断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声音信息后,判断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该声音信息相同的声纹特征,如果有,则根据声纹特诊对应的声音信息匹配出该用户的常用控制指令。采用本方案能够解决用户体验偏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音响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控制于一体,利用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电力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技术,将与居家生活有关的各种设备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创造一个优质、高效、舒适、安全、便利、节能、健康且环保的居住生活环境空间。
然而,目前传统的智能家居系统控制通常是由专用遥控器或者手机APP完成,而遥控器或手机APP由于按键与功能相对固定,限制了智能家居系统的功能拓展;而且遥控器按键通常较小,不方便老人及小孩使用,易产生误操作;因此,在智能家居控制中引入语音识别技术,通过语音命令,可以代替手动或遥控器实现对家电控制。
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770013A的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智能音响及智能家居系统,该智能音响与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家用设备无线连接,包括控制模块和音频模块,其中,音频模块,用于接收并识别用户的语音控制信息,并将语音控制信息对应的控制指令发送给控制模块进行处理;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指令,对家用设备进行控制。但是,现有的大部分智能家居系统需要用户一字不落地说出语音指令,才能实现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这给记忆力偏低的用户带来困扰,存在用户体验偏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音响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能够解决用户体验偏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基础方案为:一种基于智能音响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包括智能音响和若干智能家居设备,各个智能家居设备分别与智能音响无线连接;
所述智能音响包括:
输入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声音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并处理声音信息,从声音信息中提取声纹特征,将声纹特征与该用户的常用控制指令进行绑定后存储在数据库中;
数据库,还用于预先存储映射关系表,映射关系表中包括环境信息和标准控制指令;
判断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声音信息后,判断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该声音信息相同的声纹特征,如果有,则根据声纹特诊对应的声音信息匹配出该用户的常用控制指令;反之,则根据当前的环境信息从映射关系表中匹配出标准控制指令;
输出模块,用于根据常用控制指令或标准控制指令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能够对一些说话功能存在一定障碍或记忆力偏低的老年人进行服务;用户无需说出完整的语音指令,由于数据库中预先存储有用户声纹特征和常用控制指令,以及环境信息和相应的标准控制指令,通过处理模块根据声纹信息确定用户身份信息,并以此对设备进行符合用户实际需求和用户习惯的个性化控制;即使无法用户的声音信息与声纹不匹配,有可能该用户是初次到来,也可以通过判断模块综合环境参数匹配出智能家电的控制指令,从而提升智能化程度,进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环境信息包括温湿度信息和光照强度信息。
有益效果:可以根据环境中的温湿度信息和光照强度信息,有针对性地控制空调、电动窗帘和灯具等智能家居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向往智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向往智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36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