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与瓦斯共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3657.1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7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高健勋;张倍宁;高利晶;孙晓虎;马新根;孙福龙;杨洋;郭孝琛;乔力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煤炭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41/18 | 分类号: | E21C41/18;E21B43/16;E21B43/30;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荟英捷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26 | 代理人: | 李梦宁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瓦斯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与瓦斯共采方法,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无煤柱开采方法不能有效降低工作面回采期间的瓦斯浓度的问题而设计。该煤与瓦斯共采方法用于无煤柱矿井的煤与瓦斯共采,包括如下步骤:在一组相邻无煤柱工作面的一侧沿煤层走向布置一条外错尾巷;在外错尾巷内布置第一高位钻孔,第一高位钻孔末端位于与外错尾巷相邻的首采面采空区上方的裂隙带内;在外错尾巷中设置瓦斯抽采装置,利用第一瓦斯抽采管连接瓦斯抽采装置和第一高位钻孔。本发明提供的煤与瓦斯共采方法利用“一巷多抽”方式达到对多个相邻区段采空区赋存到裂隙带中的瓦斯抽采的目的,能够有效降低工作面回采期间的瓦斯浓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煤与瓦斯共采方法。
背景技术
无煤柱开采是一种在采煤过程中不留护巷煤柱而用其他方式维护巷道的开采技术,其优点是回采率高,可以减少冲击地压,且掘进率低、巷道维护费少,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现有无煤柱开采方法不能有效降低工作面回采期间的瓦斯浓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与瓦斯共采方法,以解决现有无煤柱开采方法不能有效降低工作面回采期间的瓦斯浓度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煤与瓦斯共采方法,用于无煤柱矿井的煤与瓦斯共采,所述煤与瓦斯共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一组相邻无煤柱工作面的一侧沿煤层走向布置一条外错尾巷;
在所述外错尾巷内布置第一高位钻孔,其中,第一高位钻孔末端位于与所述外错尾巷相邻的首采面采空区上方的裂隙带内;
在所述外错尾巷中设置瓦斯抽采装置,利用第一瓦斯抽采管连接瓦斯抽采装置和所述第一高位钻孔。
进一步地,在所述外错尾巷内布置第一高位钻孔的步骤中,沿煤层走向,布置一排所述第一高位钻孔。
进一步地,在所述外错尾巷内布置第一高位钻孔的步骤中,沿顺层方向,呈中心辐射状地布置多个所述第一高位钻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在首采面采空区布置第一采空区埋管,将第一采空区埋管连接至氮气注入泵,向首采面采空区通入氮气。
进一步地,在首采面采空区布置第一采空区埋管的步骤中,所述第一采空区埋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采空区埋管分散排布。
进一步地,在所述首采面采空区通入氮气的步骤之后,对接续工作面进行回采,在接续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在所述外错尾巷内布置第二高位钻孔,其中,所述第二高位钻孔位于所述第一高位钻孔的上方;利用第二瓦斯抽采管连接所述瓦斯抽采装置和所述第二高位钻孔。
进一步地,在所述外错尾巷内布置第二高位钻孔的步骤中,沿煤层走向,布置一排所述第二高位钻孔。
进一步地,在所述外错尾巷内布置第二高位钻孔的步骤中,沿顺层方向,呈中心辐射状地布置多个所述第二高位钻孔。
进一步地,在接续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还包括步骤:向接续面采空区布置第二采空区埋管,将第二采空区埋管连接至所述氮气注入泵,向接续面采空区通入氮气。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对由所述氮气注入泵注入采空区的氮气量进行监测和控制,对由所述瓦斯抽采装置抽采的瓦斯气体量进行监测和控制,以使由所述氮气注入泵注入采空区的氮气量与由瓦斯抽采装置抽采的瓦斯气体量相等。
本发明煤与瓦斯共采方法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煤炭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华能煤炭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36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