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制动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03464.6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97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段付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T17/00 | 分类号: | B60T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驾驶 汽车 制动 控制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制动控制器,其结构包括:轴套帽、轮盘牵撑筒架、垫撑板、继电器和电路板壳槽,本发明实现了运用轴套帽与轮盘牵撑筒架相配合,通过在簧管限位座的簧管轮座减震卸荷和中层隔架的工字转轮座牵撑抱闸顶压操作效果,让扇盘罩帽对接轮毂抱闸的轮引密度锁接翻压形成一百八十度回转急停操作效果,通过转子牵撑轮避免摩擦回转圈数过大而损耗过度,且提升制动控制器的一步电信号到位联动顶压限制稳定性,让制动控制器的养护和轮盘防磨损的一百八十度抱闸得到一体化同步运作回转调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制动控制器,属于汽车领域。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汽车的紧急制动是一个配合轮毂与抱闸弧块形成一个的一个贴合制动控制器发出指令和执行操作效果,提升无人驾驶时汽车掐秒急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目前技术公用的待优化的缺点有:
无人驾驶汽车的车轮毂与制动盘抱闸操作需要多个分节点形成一个环切面包压减速制动操作效果,这使紧急制动的时间受到延误,会造成后续制动的摩擦力惯性冲击较大,达不到及时止损汽车急停操作效果,且导致后续的轮毂和轮盘磨损较大,抱闸碰撞密度过大而压覆形变轮盘体与制动盘体,消耗控制器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制动控制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制动控制器,其结构包括:轴套帽、轮盘牵撑筒架、垫撑板、继电器、电路板壳槽,所述轮盘牵撑筒架插嵌在垫撑板的一侧并且相互垂直,所述轴套帽与轮盘牵撑筒架嵌套成一体并且轴心共线,所述垫撑板紧贴于继电器的一侧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继电器通过导线与电路板壳槽电连接,所述电路板壳槽安装于继电器的另一侧,所述轮盘牵撑筒架设有簧管限位座、工字转轮座、抱闸瓣板轮、套筒槽,所述簧管限位座安装于抱闸瓣板轮的一侧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抱闸瓣板轮嵌套于工字转轮座的后端,所述抱闸瓣板轮安装于套筒槽的内部并且轴心共线,所述套筒槽插嵌在垫撑板的一侧并且相互垂直。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簧管限位座包括:簧管轮座和限位柱块,所述簧管轮座安装于限位柱块的顶部上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簧管轮座与限位柱块扣合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簧管轮座包括:簧管体、轮环块和横撑杆,所述簧管体插嵌在轮环块的左侧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轮环块与横撑杆嵌套成一体;所述簧管体为顶部套接细筒槽的弹簧管结构,方便弹簧丝在端角承重牵板座顶压限位达到缓冲减震的限位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字转轮座包括:转子牵撑轮、工字座块和扭簧弯管,所述转子牵撑轮安装于工字座块的内部,所述工字座块与扭簧弯管嵌套成一体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子牵撑轮包括:耳板架、三项转子块和轮轨环槽,所述耳板架设有两个并且分别插嵌在轮轨环槽的两侧,所述三项转子块与轮轨环槽机械连接并且轴心共线;所述耳板架为双耳板带轮孔插接斜架杆的复合板架结构,方便左右交错形成一百八十度架设翻转适配联动的操作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套帽包括:弧形垫条和扇盘罩帽,所述弧形垫条安装于扇盘罩帽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弧面上,所述弧形垫条与扇盘罩帽采用过盈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垫条包括:格栅槽弧条和拉环筋杆架,所述拉环筋杆架安装于格栅槽弧条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格栅槽弧条与拉环筋杆架嵌套成一体;所述拉环筋杆架为顶部带棱边折角杆底部带环杆的复合杆架结构,方便环扣配合杆架吊装形成整体的上下加强筋承重收束操作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垫撑板包括:垫撑柱块和衬板体,所述垫撑柱块安装于衬板体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垫撑柱块与衬板体采用过盈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34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