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雾化器防干烧识别应用及其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3081.9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0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华健;万宇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来福士雾化医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V3/08;G05B19/05;A61M11/00;A61M3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1 | 代理人: | 成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雾化器 防干烧 识别 应用 及其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雾化器防干烧识别应用,其中,具体如下:(1)以雾化器内的雾化电路为开关电路,在开关电路的支路上设定采样电阻,进行电路谐振信号检测;(2)当雾化器开机后,对雾化片进行相应范围内的频率扫描,并获得电路的幅频曲线等效曲线H(f);(3)扫频完成后,取谐振点进行工作,继续连续检测谐振反馈信号;(4)对于上述未能超过阈值Th的信号,则流程回退到扫频阶段;(5)校准雾化器初始状态。本发明具有在雾化过程中增加判断不准确回溯判定过程,提高缺液判断的准确性;除此之外,雾化过程还可以用来减小液体残留的问题,在药液雾化过程中有重大作用,重新扫频也可修正当前的最佳雾化频率,达到最佳雾化效果,减少电量消耗的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雾化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雾化器防干烧识别应用及其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采用雾化吸入治疗主要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其方式是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患者通过呼吸将雾化后的药物吸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能够直达病灶,加快药物作用,达到无痛、迅速且有效的治疗目的。然而,雾化器在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干烧,在缺少药液的状态下雾化器会发生干烧的现象。为了防止干烧,现有的雾化器一般是采用增设探针,通过电极片或检测反馈电阻电压阈值的方法来识别雾化器药液是否雾化完成。当雾化片在雾化时,雾化片出雾口有无液体的附着都会导致电流变化,单纯通过电流阈值判断,不仅容易受限于器件和雾化器电路一致性问题的影响还会受到雾化时雾化片状态的影响产生的电流波动导致判断失误,导致雾化片干烧破裂,从而被人体吸收导致危害。现在检索到一份中国专利,其专利号为202010331473.5,申请日2020年4 月24日,专利名称为雾化器防干烧方法、装置、雾化器和存储介质。该专利中需要抽样确定预设扫描曲线模型图,并存储于雾化器中。对于抽样的方案的准确度和抽样模型与抽样样本的大小有关,而抽样样本的大小会影响雾化器存储器的容量,进而影响雾化器成本,并且该方案实际操作过程有一定的复杂度。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雾化过程中增加判断不准确回溯判定过程,提高缺液判断的准确性;除此之外,雾化过程还可以用来减小液体残留的问题,在药液雾化过程中有重大作用,重新扫频也可修正当前的最佳雾化频率,达到最佳雾化效果,减少电量消耗的雾化器防干烧识别应用及其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雾化器防干烧识别应用,其中,
(1)以雾化器内的雾化电路为开关电路,在开关电路的支路上设定采样电阻,进行电路谐振信号检测;
(2)当雾化器开机后,对雾化片进行相应范围内的频率扫描,并获得电路的幅频曲线等效曲线H(f);
上述对雾化片进行相应范围内的频率扫描的过程具体如下:
首先,取谐振点坐标Af,在谐振点两侧分别找到最小值坐标,记为 Ast,Asp;
然后,计算谐振点Af到Ast和Asp的水平距离,找到离谐振点较远的点,记为Aff;
最后,计算谐振点坐标Af和离谐振点较远点Aff作直线L(f),及计算幅频曲线等效曲线H(f)与直线L(f)所围成面积的大小,取直线上侧的面积为正;
通过对面积的判断,可以有效判断雾化片是否干烧;经过测试发现,水和雾化片接触时,雾化片的阻抗会减少,谐振电路的Q值会减少,曲线以谐振频率向外突出,曲线表现为凸函数;反之则为曲线以谐振频率向内凹陷,曲线表现为凹函数;
本实施例是通过计算曲线和直线围成的面积的正负确定药液杯有无液体;
S=∫(H(f)-L(f))df
(3)扫频完成后,取谐振点进行工作,继续连续检测谐振反馈信号;
上述继续连续检测谐振反馈信号的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来福士雾化医学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来福士雾化医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30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