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时间分辨荧光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02670.5 | 申请日: | 2020-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5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袁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厦门普睿迈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9K11/02;H01F1/10;B01J13/02;B01J13/16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孙振玲 |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时间 分辨 荧光 磁性 纳米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时间分辨荧光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磁核Fe3O4;2、制备磁核Fe3O4@MPTS;3、制备磁性微球;4、制备稀土配合物;5、制备时间分辨荧光磁性纳米微球。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时间分辨荧光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是以Fe3O4为磁核,在磁核的表面包覆聚合物,聚合物内部螯合通过硅层与磁核隔开的稀土配合物,从而共同结合而组成核壳式结构的纳米微球。本发明一种时间分辨荧光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稳定性好、制备效率高和生产成本低等优势,且显著提高了纳米微球的磁响应性、荧光强度和产品稳定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时间分辨荧光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时间分辨荧光微球是荧光微球的一种,由于其具有宽stokes位移特性,因而广泛应用于免疫快速检测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在生物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磁性纳米粒子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纳米材料,以其特有的磁响应特性,亦在MRI、生物诊断、基因工程、细胞分离、热疗和药物靶向等领域展现出突出的应用效果。因此,将时间分辨荧光微球与磁性纳米粒子结合,形成双功能的时间分辨荧光磁性纳米微球,无疑可以拓展纳米微球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由于磁性荧光纳米微球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共价连接法、物理吸附法和共聚法等制备磁性荧光纳米微球,这些磁性荧光纳米微球在1~4微米以上,具有时间分辨荧光特性的磁性纳米微球研究较少。Wang等人(Nanoscale 2014,6(19),11473-11478.)通过共价连接方式将磁球和稀土配合整合,制备出高荧光强度的时间分辨磁球,但是由于其稀土荧光复合物暴露在外表面,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难以应用于实际免疫检测中。于龙波等人申请了专利“一种磁性稀土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和用途”(公开号 CN109030439A),采用稀土离子和Fe离子共沉淀法制备磁性荧光复合物,再通过溶胀的方式将小磁核和稀土配合物渗透至制成的微球中,但是该方法采用的磁核小,磁响应性较弱,且在渗透后残余的小磁核难以处理,因而难以制备均一的高磁响应的荧光纳米微球。Handa 等人(J.Magn.Magn.Mater.2009,321(10),1364-1367.)采用乳液法包覆40nm的铁磁性纳米粒子作为磁核,磁饱和度达24.1emu/g,提高了其磁响应特性,但稀土配合物与磁核共掺杂在球内,磁核对荧光的吸收造成荧光强度显著降低。
以上这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结果,但存在制备工艺复杂、产品稳定性差、磁响应弱、荧光强度不够等问题,因而难以规模化生产,且难以达到应用的需求,所以市面上几乎难以见到成熟的时间分辨荧光磁性纳米微球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时间分辨荧光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稳定性好、制备效率高和生产成本低等优势,且显著提高了纳米微球的磁响应性、荧光强度和产品稳定性,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时间分辨荧光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是先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磁核Fe3O4,然后将所述磁核Fe3O4与硅烷偶联剂反应得到在所述磁核Fe3O4的表面修饰有烯烃键的磁核Fe3O4@硅层,然后采用沉淀聚合法在所述磁核Fe3O4@硅层的表面包覆聚合物,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微球,最后利用溶胀剂将稀土配合物溶胀于所述磁性微球内,得到所述时间分辨荧光磁性纳米微球;所述溶胀剂为氯仿、二氯甲烷、甲苯、丙酮或四氢呋喃。
一种时间分辨荧光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磁核Fe3O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厦门普睿迈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侨大学;厦门普睿迈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26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