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导光板、制备纳米导光板的方法以及显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02501.1 | 申请日: | 2020-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6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樊黎虎;杨金发;许波;钟汝梅;周道钧;年睿峰;罗丹;黄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蚌埠华益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甘善甜 |
| 地址: | 23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导光板 制备 方法 以及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导光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所述导光板本体内掺杂有均匀分散的纳米光散射粒子,且所述导光板本体内还包括纳米分散浆料和抗氧化剂,所述导光板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纳米反射增强层,且所述纳米反射增强层远离导光板本体的一侧设有保护层,还提供了一种制备纳米导光板的方法以及一种显示装置。本发明的纳米导光板光转换率高、光线均匀、安全环保;可以任意裁切成所需要的尺寸,适用于户内和户外,增强了其应用性;表面精密,双面导光,同等亮度情况下,可以使用厚度较薄的产品,节约成本;可以使用任何点光源、线光源做面光源转换,工艺简单、制作方便,有利于推广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光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纳米导光板、制备纳米导光板的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是利用光学级的亚克力或PC板等一类的板材,采用具有极高折射率且不吸光的高科技材料,在光学级板材底面用激光雕刻、 V型十字网格雕刻、UV网版印刷等技术印上导光点,利用光学级板材吸取从灯发出来的光在光学级板材表面的停留,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可使导光板均匀发光。
目前广泛使用的导光板,主要是采用射出成型、光刻、激光雕刻或印刷等方法制备,其中,射出成型法所采用的设备复杂,价格高昂,生产成本增加;光刻法所制作的导光板表面粗糙度欠佳,光能的损耗比较大;激光雕刻法虽能精确地控制散射结构的深度,但是效率很低,不便于批量生产;印刷法所制作的导光板,其成品不能随意切割,存在应用缺陷。目前制作而成的导光板,最薄厚度为2mm,尺寸越大,为了保证亮度,厚度也要相应的增加,且导光的效果也相应的较差,最厚的导光板也不超过20mm,有时候往往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其结构和制备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制作方便,光转换率较高、光线均匀、安全环保的纳米导光板。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纳米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所述导光板本体内掺杂有均匀分散的纳米光散射粒子,且所述导光板本体内还包括纳米分散浆料和抗氧化剂,所述导光板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纳米反射增强层,且所述纳米反射增强层远离导光板本体的一侧设有保护层。
优选的,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基材为聚碳酸酯、聚苯乙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纳米光散射粒子为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铝或纳米二氧化钛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纳米光散射粒子的粒径为20-300nm。
优选的,所述纳米反射增强层为透明材料,所述保护层为纯PET塑料。
优选的,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厚度为0.8-10mm,所述纳米反射增强层的厚度为30-60μm,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50-120μm。
优选的,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四周设有侧壁,所述侧壁均覆盖纳米反射增强层和保护层,且所述纳米反射增强层与导光板本体的侧壁相连接。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纳米导光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备料及混合:准备导光板本体的基材500-800份,配置一定浓度纳米光散射粒子溶液,按重量份,添加纳米光散射粒子溶液25-200份,将纳米光散射粒子掺杂到导光板本体的基材中,并添加纳米分散浆料3-10份以及抗氧化剂 2-5份,超声分散5-10分钟后,搅拌均均,得到导光板浆料;
成型:将上述步骤所得导光板浆料转移到热重塑装置中,所述热重塑装置材料层的热熔温度高于导光板浆料的热熔温度,在搅拌的条件下,升高所述热重塑装置的温度至200-400℃,反应40-80分钟后,迅速倒入模具中冷却到室温,即得通透的纳米导光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蚌埠华益分公司,未经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蚌埠华益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25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网用绝缘横担
- 下一篇:一种短波范围反射式体光栅的光栅结构写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