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压器夹管绕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01821.5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3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东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H01F41/096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庞伟健;莫瑶江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夹管绕线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压器夹管绕线系统,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侧设置有用于线芯输送的送线部及用于套接管输送的送管部,所述机架中部设置有用于套接管夹持定位与线芯穿设的夹管绕线针、用于线芯夹持拉接的夹线组件以及压管治具;所述机架下部设置有用于变压器骨架放置的工件工位;所述压管治具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件工位旁侧的压管,所述压管连接有压管驱动装置;所述夹管绕线针、工件工位、压管治具及夹线组件配合联动以完成对变压器骨架的绕线处理。该变压器夹管绕线系统,能有效地进行变压器产品的绕线及套接管装接处理的前提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的设计特点;该变压器夹管绕线系统具有满足变压器产品高效生产应用需求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压器夹管绕线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按照规定,原变压器裸露的漆包线需要套进套接管才能进行绕线。目前市面上的半自动绕线机不能实现自动穿套接管,则需人工将套有套接管的漆包线固定在起绕端才进行绕线,结束时又要人工将套有套接管的漆包线固定在尾绕端;同时,在配合不同线径的漆包线是人工频繁穿管既耗时又耗人工,产能也无法提升产品自身的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变压器夹管绕线系统。
变压器夹管绕线系统,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侧设置有用于线芯输送的送线部及用于套接管输送的送管部,所述机架中部设置有用于套接管夹持定位与线芯穿设的夹管绕线针、用于线芯夹持拉接的夹线组件以及压管治具;所述机架下部设置有用于变压器骨架放置的工件工位;所述压管治具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件工位旁侧的压管,所述压管连接有压管驱动装置;所述夹管绕线针、工件工位、压管治具及夹线组件配合联动以完成对变压器骨架的绕线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夹管绕线针连接有驱动其作多向驱动动作的针驱动装置,当进行绕线处理时,所述针驱动装置联动所述夹管绕线针对处于定位状态下的工件工位位置作绕线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夹管绕线针包括可作相向移动调整的第一夹件及第二夹件,所述第一夹件与第二夹件连接有驱动其作相向夹持运动的调整机构;所述第一夹件与第二夹件之间可夹持配合形成有用于套接管穿入定位的夹持通道;当所述第一夹件与第二夹件进行夹持配合时,该夹管绕线针的绕线端侧呈径向收窄趋势。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包括龙门支架,所述工件工位连接有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驱动该工件工位作周向旋转的转动运动;所述驱动转轴连接有轴驱动装置,所述轴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驱动转轴而联动所述工件工位沿XY两轴方向作位置调整的驱动运动;所述工件工位、驱动转轴及所述轴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龙门支架的内侧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夹线组件连接设置有用于联动驱动其作夹线运动的夹线驱动装置,所述夹线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龙门支架一边侧位置的夹线升降装置,所述夹线升降装置上活动连接有沿X轴方向作位置调整的驱动运动的夹线调整机构,所述夹线组件连接于所述夹线调整机构的活动端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龙门支架上侧竖向上延伸设置有延伸支架,所述延伸支架上侧设置有进料平台,所述进料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引导外部套接管输出的送管部及用于引导外部线芯输出的送线部,所述进料平台上设置有用于线芯及套接管输出的多个输出孔。
进一步地,所述龙门支架上部前侧位置设置有用于对输入的线芯及套接管进行引导调整的管线调整机构,所述送线部与所述管线调整机构之间形成有线芯的输入配合;所述送管部与所述管线调整机构之间形成有套接管的输入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龙门支架前侧位置设置有包胶组件,所述轴驱动装置联动所述工件工位朝向于所述龙门支架前侧而沿XY两轴方向作位置调整的驱动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包胶组件包括用于对所述变压器骨架进行第一次包胶处理的第一包胶装置及用于对所述变压器骨架进行第二次包胶处理的的第二包胶装置,所述第一包胶装置与所述第二包胶装置于所述龙门支架前侧两端位置对称分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东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东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18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