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复合淋洗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1603.1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7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悦;黄兵;陈樑;贾云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B09C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50093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复合 淋洗 修复 污染 土壤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复合淋洗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属于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领域。本发明以鼠李糖脂和柠檬酸作为原材料,制备了一种复合淋洗剂,并对不同污染水平的镉污染土壤进行淋洗,同时在淋洗过程中改变复合淋洗剂的pH,浓度和淋洗时间,从而找到最佳的淋洗条件,实现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本发明不仅能极大的提高淋洗率,有效的去除土壤中的镉,而且淋洗时间大大地缩短。复合之后溶液的pH=7,有利于防止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和养分的流失,因此,所筛选的复合淋洗剂是一种环境友好且高效具有工程实际应用价值的化学淋洗剂,对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土壤处理后的镉含量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中的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该技术可用于面积小,污染物集中且浓度高的含镉土壤的修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淋洗剂在修复镉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属于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领域。
背景技术
土壤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资源,在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工业不断的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其中,重金属镉由于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性和富集性,对人类的健康及生态环境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修复和防治土壤镉的污染,对于合理利用土地,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淋洗法被认为是一项高效,快速,能彻底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技术。但用于淋洗的淋洗剂存在着对土壤的破坏程度大,淋洗率低,成本高,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制备一种环境友好,无二次污染,高效的复合淋洗剂对处理镉污染土壤具有重要意义。
鼠李糖脂是由微生物和植物产生的天然表面活性基,其临界胶束浓度低、表面活性强,分子结构中具有羟基,羧基等特征性基团,不仅可以络合重金属离子,还可以增溶和促进多环芳烃等有机物的降解。而柠檬酸具有较好的螯合性能,不仅能与土壤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结合,促进重金属脱离,还能与土壤颗粒结合,改变土壤表面性质,活化重金属离子,且价格低廉,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由此可见,将鼠李糖脂和柠檬酸进行复合制备成一种复合淋洗剂,对镉污染土壤进行淋洗,从而修复镉污染土壤是完全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淋洗剂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效,无二次污染、去除彻底且不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的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即以鼠李糖脂和柠檬酸作为原材料,制备了一种复合淋洗剂,并对不同污染水平的镉污染土壤进行淋洗,同时在淋洗过程中改变复合淋洗剂的pH、浓度和淋洗时间,从而确定最佳的淋洗条件,实现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本发明不仅能极大的提高淋洗率,有效的去除土壤中的镉,而且溶液的pH=7,防止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和养分的流失,因此,该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且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方法。
一种通过复合淋洗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清洁土壤中添加镉(NO3)2.4H2O配置污染土壤;
步骤二、配置复合淋洗剂,并考察其在不同浓度、不同pH、不同时间下的淋洗效果;
步骤三、在25℃条件下,将复合淋洗剂加入到污染土壤中进行振荡淋洗,振荡完成后,进行离心,并过0.45μm滤膜,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以火焰法测定淋洗溶液中镉浓度,计算镉的淋洗率。
所述步骤一中镉浓度梯度为9.4mg.kg-1、16.1mg.kg-1、23.3 mg.kg-1,代表了轻度、中度、重度三种类型镉污染情况。
所述步骤二中复合淋洗剂为鼠李糖脂与柠檬酸的混合液;
进一步的,通过改变复合淋洗剂的浓度,确定淋洗效果最佳的组合。
进一步的,通过改变复合淋洗剂的pH,确定淋洗效果适宜的pH。
进一步的,通过改变复合淋洗剂的淋洗时间,确定淋洗效果最佳的淋洗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16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