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震型互通区现浇箱梁支架门洞的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01438.X | 申请日: | 2020-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9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颜长春;李士林;崔广涛;李慧能;刘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三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E01D21/00;E01D2/04;E02D27/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欣博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77 | 代理人: | 吴华丽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抗震 互通 区现浇箱梁 支架 门洞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抗震型互通区现浇箱梁支架门洞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地基整平;步骤2地基承载力检测及条形枕梁基础浇筑;步骤3钢管立柱吊装及焊接;步骤4枕梁安装;步骤5贝雷片吊装,本发明条形混凝土基础浇筑方便快捷,占用空间小。钢管立柱吊装拆卸方便快捷,方便施工。贝雷片结构简单、运输方便、载重量大、互换性好、适应性强、跨度大,可多次周转使用。贝雷片与钢管立柱组合的门洞稳定性高,可操作性强,安全性能稳固,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震型互通区现浇箱梁支架门洞的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国家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我国公路基础建设取得历史性跨越,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网的日渐完善,条条高速相互连接,立体互通区建设必不可免,互通区相互交叉,匝道曲线半径较小,多设计为钢筋混凝土现浇箱梁或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等结构,往往一个互通区有多处跨线施工,跨线施工预留门洞的方法既能满足既有道路的正常运营,又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不因地势地形影响而改变既有道路,因此多用于跨线施工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抗震型互通区现浇箱梁支架门洞的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抗震型互通区现浇箱梁支架门洞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地基整平;
确定条形枕梁基础位置,门洞横桥向方向宽度宽出桥面宽度2m左右,整平地基,检验地基承载力,承载力大于方案计算值;
步骤2地基承载力检测及条形枕梁基础浇筑;
确定枕梁基础中钢筋配置,支立条形枕梁基础模板,进行基础混凝土浇筑,基础浇筑时表面平整,预埋钢管立柱钢板,预埋钢板采用70cm*70cm,厚度8mm,预埋间距按照方案中心间距为2m布置,预埋钢板标高一直,防止因预埋钢板标高误差较大,导致钢管立柱顶标高误差较大;
步骤3钢管立柱吊装及焊接;
钢管立柱吊装,钢管立柱采用直径φ60*0.6cm,与预埋钢板焊接,钢管立柱上口焊接封口钢板,焊接方式为围焊;
步骤4枕梁安装;钢管立柱相互焊接完成后,进行钢横梁吊装,每排立柱上采用两根I40b号工字钢,钢横梁与钢管立柱焊接成整体,钢横梁要放于钢管立柱中心处,使之受压均匀,保证荷载传递不偏离钢管柱中心,若钢横梁与钢管立柱存在间隙,采用钢板找平,使钢横梁与钢管立柱有效接触,保证荷载正常传递;
步骤5贝雷片吊装,根据门洞跨径合理组装贝雷片,将组装好的贝雷片吊装到钢枕梁上,贝雷片间距按照方案设计进行布置,间距均匀,贝雷片组装时螺丝禁锢,贝雷片上采用[18槽钢做分配梁,间距100cm,支架结构均采用简支布置,分配梁上支立碗扣支架,铺设防坠落板片及搭设防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条形混凝土基础浇筑方便快捷,占用空间小。钢管立柱吊装拆卸方便快捷,方便施工。
贝雷片结构简单、运输方便、载重量大、互换性好、适应性强、跨度大,可多次周转使用。贝雷片与钢管立柱组合的门洞稳定性高,可操作性强,安全性能稳固,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阐述。
抗震型互通区现浇箱梁支架门洞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地基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三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三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14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