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计算机储存硬盘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00703.2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13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吴佳;李礼;吴叶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忆数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20 |
代理公司: | 无锡睿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76 | 代理人: | 姬颖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效果 计算机 储存 硬盘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计算机储存硬盘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硬盘本体,硬盘本体的上侧面开设有制冷片槽,制冷片槽的两侧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件短槽,硬盘本体的下侧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件长槽,散热件短槽和散热件长槽的内部设置有散热件,散热件上设置有散热件横管,散热件竖管贯穿硬盘本体并分别连接有散热件进口和散热件出口,制冷片槽的内部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本发明硬盘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铜质支撑通柱,且内部贯穿有散热件,硬盘本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和铜质散热块,在散热件进行内部散热与半导体制冷片和铜质散热块进行外部散热双重的作用下,达到快速高效散热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储存硬盘及其使用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计算机储存硬盘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脑硬盘是以坚硬的旋转盘片为基础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硬盘是电脑最主要的存储设备,由磁头、碟片、电动机、主控芯片等部件组成,其读写方式采用半随机存取,可以以任意顺序读取硬盘中的数据,但读取不同位置的资料速度不相同。
一旦硬盘的散热不理想便会出现以下问题:
1、主机上硬盘周围温度超过CPU周围的温度;
2、高速旋转会出现很明显的叫声,硬盘读取速度降低;
3、严重点的会出现硬盘自动保护致使自动关机,甚至蓝屏。
因此硬盘的散热同样重要。
中国发明专利公布号CN 107886979 A,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硬盘散热结构”,所述硬盘本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散热壳与下散热壳,所述上散热壳和下散热壳的顶部均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上散热壳和下散热壳内均固定连接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上设有散热片,所述导热板上还设有温控开关,所述下散热壳的一侧设置有导线,所述温控开关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散热风扇。本发明安装方便,正常状态下通过导热板和散热片进行散热,节约能源,温度过高时,通过散热风扇驱动冷空气循环,提高散热效率,快速对硬盘本体进行降温,散热效果好,该专利是将硬盘放置在散热壳的中间部分,不能有效的降低硬盘内部的温度,一旦硬盘内部的温度过高也会出现读写方面的问题,甚至会出现蓝屏,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散热的问题。
中国发明专利公布号CN 105589540 A,公开了“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方法”,水冷管位于主板与硬盘的间隔中,或位于硬盘与硬盘的间隔中,该计算机主机的散热方法采用风冷-水冷方式联合散热,散热效果好,易于实施,由于硬盘通常都是密封的状态,在外部进行散热能将硬盘内部的热量进行有效地散失,就会导致内部的热量积存,硬性硬盘的读取速度,也不能有效地降低硬盘内部的热量。
因此,亟需对计算机储存硬盘及其使用方法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计算机储存硬盘及其使用方法,硬盘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铜质支撑通柱,且内部贯穿有散热件,硬盘本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和铜质散热块,在散热件进行内部散热与半导体制冷片和铜质散热块进行外部散热双重的作用下,达到快速高效散热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计算机储存硬盘,包括硬盘本体,所述硬盘本体的上侧面开设有制冷片槽,所述制冷片槽的两侧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件短槽,所述硬盘本体的下侧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件长槽,所述散热件短槽和所述散热件长槽的内部设置有散热件,所述散热件上设置有与所述散热件长槽卡合连接的散热件横管,所述散热件横管的两端均连接有散热件竖管,所述散热件竖管贯穿所述硬盘本体并分别连接有散热件进口和散热件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忆数存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忆数存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07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