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头以及其加工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00433.5 | 申请日: | 2020-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8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大勇新工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51/02 | 分类号: | B23B51/02;B23P15/32 |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2 | 代理人: | 刘超 |
| 地址: | 3256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头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工具以及其加工工艺,其中,包括第一原件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原件,第一原件与第二原件形成钻头的尖部以及螺旋导屑槽,螺旋导屑槽从尖部轴向向下延伸,第一原件的硬度小于第二原件的硬度;本发明切削效果好、成本低、加工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头以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钻头通常为同一材质的毛坯料,通过加工形成了钻头。如麻花钻、木工钻、建工钻等钻头,此类钻头由于毛坯料的硬度不同,从而导致钻头整体的切削、钻孔效果以及使用寿命不同,例如,毛坯料采用价格低廉的钢材质或采用中等价格的钢材质或高等价格的钢材质,价格越贵,钢材质的硬度越高,带来的效果以及使用寿命完全不同。故如何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又要考虑把控钻头整体的质量,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钻头以及其加工工艺。
本发明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钻头以及其加工工艺,其中,包括第一原件以及第二原件,第一原件与第二原件形成钻头的尖部以及螺旋导屑槽,螺旋导屑槽从尖部轴向向下延伸,第一原件的硬度小于第二原件的硬度,且第二原件位于尖部上且第一原件位于尖部的外侧。
通过两种不同的硬度进行配合,在保证原有强度的基础上,降低了整体的生产成本。第一原件的材质较差,第一原件的硬度和耐磨性也差,而且第一原件的成本也较低,第二原件的材质较好,相应他的硬度和耐磨性较好,且第二原件的成本也高于第一原件的成本,第二原件位于头部位置,在旋转切削作业下,第一原件的磨损速度会比第二原件的磨损速度快,而第二原件的磨损速度比第二原件较慢,从而会形成了自磨效果,使得第二原件经过磨损裸露出来,而且由于旋转过程中,整体的接触面积一致,故使得产品的头部能一直保持原状;而由于两种材质的耐磨损程度不一样,耐磨性差的材料越磨损,耐磨性高的材料越锋利,从而产生一种自磨刃的效果。同时还延长了整体的使用寿命。
其中,第二原件嵌入固定在第一原件内。
采用嵌入式固定,使得第二原件与第一原件的连接强度更高,而且在加工后,可以使得第二原件部分裸露在外。
其中,第一原件内设有凹腔,第二原件与凹腔适配,第二原件伸入至凹腔内。
通过凹腔的设置,使得两者配合更加方便。
其中,第二原件与凹腔为过盈配合。
采用过盈配合,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固定强度。
其中,第二原件为上大下小设置。
采用上大下小设置,使得第一原件与第二原件连接更为紧密,而且在加工后,螺旋槽不会伸入至第二部件内,导致两种之间的连接强度降低。
其中,第二原件形成尖部上的顶角。
采用第二原件形成顶角的设置,保证在切削过程中,尖部顶端的切削效果,而且在转动过程中,容易将第一原件磨损,实现自磨效果。
其中,第二原件位于尖部的主切削刃上。
采用第二原件位于主切削刃上,提高整体的切削效果。
其中,第一原件与第二原件为同心轴设置,且第二原件位于第二原件内。
采用同心轴设置,使得两者更好的配合,提高整体的强度。
其中,第一原件与第二原件通过轧制或铣制或磨制加工形成钻头。
采用以上几种加工方式,使得加工更为方便。
其中,第二原件径向方向上形成异形部,异形部与第一原件嵌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大勇新工具有限公司,未经乐清大勇新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04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材边棱毛刺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外墙防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