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梁柱用模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9814.6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9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万方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E04G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梁柱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梁柱用模,涉及建筑结构领域,该建筑工程梁柱用模包括两半筒状结构的左模板和右模板,左模板设有吸附搭板,右模板设有支撑搭板,左模板和右模板均设有支撑板,两支撑板与左模板或右模板之间均设有若干斜撑板,两支撑板底部均垂直安装有四根滚轮。该建筑工程梁柱用模的整体性比较强,但是移动起来亦比较方便,在建筑工地上安装和拆卸都非常简单,提高了梁柱的修筑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梁柱用模。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用的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在建筑工程施工时,常常需要修建较大钢筋混凝土制的梁柱结构,而这些梁柱的修建需要使用到各种建筑模板。但是现有的建筑模板设计得比较简单,固定起来需要借助大量的支撑架,安装和拆卸起来都比较麻烦,降低了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梁柱用模,整体性比较强,但是移动起来亦比较方便,在建筑工地上安装和拆卸都非常简单,提高了梁柱的修筑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该建筑工程梁柱用模包括两半筒状结构的左模板和右模板,左模板和右模板可以贴合组成一个上下开口的筒状结构,左模板开口处两边均垂直设有平板状的吸附搭板,右模板开口处两边均垂直设有平板状的支撑搭板,左模板和右模板的凸面相同位置均垂直设有平板状的支撑板,两支撑板与左模板或右模板之间均倾斜设有若干直杆状的斜撑板,两支撑板底部均垂直安装有四根尺寸相同的滚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左模板、右模板、支撑搭板均由不锈钢制造,右模板和支撑搭板为整体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吸附搭板均由磁性钢材制造,吸附搭板均通过螺钉与左模板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撑板和斜撑杆均由不锈钢制造,左模板、右模板、支撑板、斜撑杆之间均通过焊接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滚轮均为万向轮,滚轮均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板底部。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工程梁柱用模在使用时可以手握斜撑杆推动左模板或者右模板,通过滚轮的滚动来移动左模板或者右模板。让左模板或者右模板相互靠拢包裹住建筑梁柱的钢筋骨架结构,让吸附搭板与对应的支撑搭板贴合固定,从而将左模板和右模板组合成柱筒结构,再将水泥浇筑到左模板和右模板填充包裹住钢筋骨架。待到水泥凝固之后可以分开吸附搭板和支撑搭板,移走左模板和右模板即可。该建筑工程梁柱用模的整体性比较强,但是移动起来亦比较方便,在建筑工地上安装和拆卸都非常简单,提高了梁柱的修筑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该建筑工程梁柱用模的主视图;
图2是该建筑工程梁柱用模的俯视图。
其中,1-左模板、2-右模板、3-吸附搭板、4-支撑搭板、5-支撑板、6-滚轮、7-斜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该建筑工程梁柱用模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和图2出示该建筑工程梁柱用模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98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