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薄壁骨架制作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99808.0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6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肖承华;秦启巍;胡加勇;龚光辉;谭德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虎溪电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00 | 分类号: | B21D31/00;B21D37/20;B21D37/10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27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骨架 制作 新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铜薄壁骨架制作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加工出骨架胀形模的外套、内套、压轴、胀形芯轴、垫圈和加工夹具的焊接芯轴、压板;将黄铜带卷入内套,内套插入外套,垫圈插入内套下端,胀形芯轴插入黄铜带,压轴通过油压机对胀形芯轴施压,黄铜带的管段受压被挤入内套的环形槽内形成环形凸起;取出黄铜带并颠倒其上下端;将黄铜带装入内套,内套插入外套,焊接芯轴插入黄铜带,压板套在黄铜带上端,油压机对压板施压,黄铜带的环形凸起受压被挤入压板的环形槽内;取出黄铜带并对其焊接处理。本发明使用黄铜带,不会影响其固定线圈产生磁场的作用,可以减少加工难度,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保证尺寸达到要求,使产品性能得到保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薄壁骨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电器产品中的零件“铜薄壁骨架”制作通常圆铜棒材料经车削加工而成,其作用是固定线圈产生磁场。“铜薄壁骨架”车削加工难度非常大,生产效率低,且容易变形及尺寸达不到要求,使产品性能受影响,特别是体积较大的“铜薄壁骨架”,加工更困难,常出现加工废品而且生产效率极低。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加工难度低、生产效率高且不易变形的铜薄壁骨架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减少加工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尺寸达标的铜薄壁骨架制作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铜薄壁骨架制作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加工出骨架胀形模的外套。其中,所述外套为竖直的圆柱体结构,在外套上加工出贯穿其轴向两端的圆孔Ⅰ。
2)加工出所述骨架胀形模的内套。其中,所述内套为外径与圆孔Ⅰ直径相等的圆柱体结构,在竖直的内套上加工出贯穿其轴向两端的圆孔Ⅱ,圆孔Ⅱ与内套的轴线重合,在圆孔Ⅱ靠近其下端的内壁上加工出圆形槽。将所述内套沿其轴线对切得到两个内套坯件。
3)加工出所述骨架胀形模的压轴。其中,所述压轴包括圆盘和呈圆柱体结构的轴杆,将轴杆竖直放置,将圆盘连接到轴杆的上端,圆盘和轴杆的轴线重合。
4)加工出所述骨架胀形模的胀形芯轴。其中,所述胀形芯轴为圆柱体结构。
5)加工出所述骨架胀形模的垫圈。其中,所述垫圈包括呈圆柱体结构的底座,将底座竖直放置,在底座的上端加工出与其同轴的圆形凸台。
6)加工出加工夹具的焊接芯轴。其中,所述圆柱体结构。
7)加工出加工夹具的压板。其中,所述压板为轴线呈竖直的圆柱体结构,在压板上加工出贯穿其轴向两端的圆孔Ⅲ,在压板的下端面加工出与圆孔Ⅲ连通的圆孔Ⅳ,圆孔Ⅲ和圆孔Ⅳ的轴线均与压板的轴线重合,圆孔Ⅲ和圆形槽的直径均小于圆孔Ⅳ的直径。
8)将黄铜带卷成单层的圆筒并贴合在一个所述内套坯件的弧形槽内,垫圈从下端伸入该内套坯件的弧形槽内,使圆形凸台伸入黄铜带,直到底座的上表面与黄铜带的下端面抵紧,将另一个内套坯件扣合在黄铜带和底座上,两个内套坯件拼合成内套。其中,所述圆形凸台的上表面位于圆形槽的下方。
9)将拼合好的所述内套插入外套的圆孔Ⅰ内。其中,外套、内套和垫圈的下表面齐平。
10)将所述胀形芯轴从上端插入黄铜带,直到胀形芯轴的下端与圆形凸台的上表面接触。
11)将所述压轴的轴杆从上端插入黄铜带,直到轴杆的下端与胀形芯轴的上表面接触。
12)油压机向所述压轴的圆盘施加向下的力,推动胀形芯轴压缩变形,黄铜带与圆形槽对应的管段经胀形芯轴挤压进入圆形槽,从而黄铜带上形成环形凸起。
13)退出所述油压机,拆分内套,取出黄铜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虎溪电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虎溪电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98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灵敏素质测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临床医学药剂调制装置及其调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