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OF衍生中空钴氧化物负载氧化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9409.4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9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崔大祥;袁静;蔡婷;赵昆峰;童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889 | 分类号: | B01J23/889;B01J37/14;B01J37/18;B01D53/72;B01D53/86;F23G7/0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of 衍生 中空 氧化物 负载 氧化锰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产品 应用 | ||
1.一种MOF衍生中空钴氧化物负载氧化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向ZIF-67中采用沉积沉淀方式引入少量的锰,进一步通过同时高温还原和焙烧后得到,包括以下步骤:
(1)按硝酸钴和2-甲基咪唑的摩尔比为1:5~1:4分别称取六水硝酸钴Co(NO3)2﹒6H2O和2-甲基咪唑溶于甲醇中,至硝酸钴的摩尔浓度为0.03~0.04 mol/L;室温搅拌12-24 h后,离心收集沉淀,甲醇洗涤后,将沉淀物置于鼓风干燥箱中60℃干燥,得到ZiF-67;
(2)按照钴与锰摩尔比为10:1称取50%硝酸锰溶液溶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成0.01~0.02mol/L的硝酸锰溶液;
(3)配置与硝酸锰化学计量的浓度为0.01~0.02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4)将(1)中所得ZIF-67分散于(2)所得硝酸锰溶液中,得混合溶液;
(5)搅拌下将(3)所得溶液逐滴加入(4)所得混合溶液中,继续搅拌2-4 h,得到悬浮液;
(6)将(5)中所得悬浮液抽滤、去离子水和甲醇交替洗涤,置于鼓风干燥箱中60℃干燥12-24 h,得到样品;
(7)将(6)所得样品置于管式炉中,通入氢氩混合气5%H2/Ar中,800℃焙烧2 h,降至室温后,切换成空气,升温至500℃继续焙烧 2 h,得到MOF衍生钴氧化物负载氧化锰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OF衍生中空钴氧化物负载氧化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制备:
(1)按硝酸钴和2-甲基咪唑的摩尔比为1:5~1:4分别称取3.60 g六水硝酸钴Co(NO3)2﹒6H2O和3.60 g 2-甲基咪唑溶于360 mL甲醇中;室温搅拌12h后,离心收集沉淀,并用甲醇洗涤数次后,将沉淀物置于鼓风干燥箱中60℃干燥,得到ZiF-67;
(2)称取0.44 g 50%硝酸锰溶液溶于124 mL去离子水中,配置成0.01mol/L的硝酸锰溶液;
(3)称取0.10 g NaOH溶于247 mL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浓度为0.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4)将(1)中所得ZIF-67分散于(2)所得硝酸锰溶液中,得混合溶液;
(5)搅拌下将(3)所得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4)所得混合溶液中,继续搅拌2h,得到悬浮液;
(6)将(5)中所得悬浮液抽滤、去离子水和甲醇交替洗涤,置于鼓风干燥箱中60℃干燥12 h,得到样品;
(7)将(6)所得样品置于管式炉中,通入氢氩混合气5%H2/Ar中,800℃焙烧2 h,降至室温后,切换成空气,升温至500℃继续焙烧 2 h,得到MOF衍生钴氧化物负载氧化锰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OF衍生中空钴氧化物负载氧化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制备:
(1)称取3.60 g六水硝酸钴(Co(NO3)2﹒6H2O)和4.06 g 2-甲基咪唑溶于309 mL甲醇中,室温搅拌12后,通过离心收集沉淀,并用甲醇洗涤数次,将沉淀物置于鼓风干燥箱中干燥。控制温度为60 ℃,得到ZiF-67。
(2)称取0.44 g 50%硝酸锰溶液溶于62 mL去离子水中,配置成0.02 mol/L的硝酸锰溶液;
(3)称取0.1 g NaOH溶于124 mL去离子水中,配置成0.02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4)将(1)中所得ZIF-67分散于(2)所得硝酸锰溶液中;
(5)搅拌下将(3)所得溶液逐滴加入(4)所得溶液中,继续搅拌4 h;
(6)将(5)中所得悬浮液抽滤、去离子水和甲醇交替洗涤,置于鼓风干燥箱中干燥,烘箱温度为60 ℃,时间24 h;
(7)将(6)所得样品置于管式炉中,通入氢氩混合气(5%H2/Ar)焙烧2 h,被烧温度为800℃,降至室温后,切换成空气,升温至500 ℃继续焙烧 2 h。得到MOF衍生钴氧化物负载氧化锰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940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介观膜表面污染模拟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锚索破断位置及破断类型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