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管杆件涡振力的计算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99182.3 | 申请日: | 2020-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9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 发明(设计)人: | 杨风利;张宏杰;黄国;邵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杆件涡振力 计算方法 系统 | ||
1.一种钢管杆件涡振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为被测钢管杆件构建的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模态分析确定所述被测钢管杆件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函数;
基于所述被测钢管杆件的自振频率和所述被测钢管杆件的外径确定所述被测钢管杆件的升力系数;
根据所述被测钢管杆件的振型函数和所述升力系数按照随机振动理论得到所述被测钢管杆件的涡振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为被测钢管杆件构建的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模态分析确定所述被测钢管杆件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函数,包括:
采用空间线性有限应变梁单元为被测钢管杆件构建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构建过程中钢管塔插接钢管杆件端部按照插板实际尺寸建模,钢管避雷针建立与之相连的人字形空间桁架模型,插板端部和人字形桁架底部节点采用固接约束;
采用兰索斯法对所述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中的被测钢管杆件进行模态分析,得到所述被测钢管杆件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函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被测钢管杆件的自振频率和所述被测钢管杆件的外径确定所述被测钢管杆件的升力系数,包括:
基于所述被测钢管杆件的自振频率和所述被测钢管杆件的外径计算所述被测钢管杆件的临界起振风速;
基于所述被测钢管杆件的临界起振风速确定与所述临界起振风速对应的雷诺数;
根据雷诺数-升力系数曲线确定与所述雷诺数对应的升力系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临界起振风速按下式计算:
Vcr=f1D/St
式中:Vcr为钢管杆件的临界起振风速;f1为钢管杆件一阶自振频率;D为钢管杆件的外径;St为斯托雷哈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诺数按下式计算:
Re=VcrD/ν
式中:Re为与临界起振风速对应的雷诺数;Vcr为钢管杆件的临界起振风速;ν为空气黏性;D为钢管杆件外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被测钢管杆件的振型函数和所述升力系数按照随机振动理论得到所述被测钢管杆件的涡振力,包括:
将所述被测钢管杆件的振型函数进行归一化处理;
基于归一化处理后的振型函数和所述升力系数按照随机振动理论得到所述被测钢管杆件的一阶涡振力分布函数;
基于所述被测钢管杆件轴向的长度对所述一阶涡振力分布函数进行求导,得到一阶涡振力合力。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钢管杆件的一阶涡振力分布函数,如下式所示:
式中:nd1为钢管杆件的一阶涡振力分布函数;为振型函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的;ρa为空气密度;Vcr为钢管杆件临界起振风速;D为钢管杆件外径;CL为升力系数;ξ1为阻尼比;x为沿钢管杆件轴向的坐标。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阶涡振力合力,如下式所示:
式中:Nd1为一阶涡振力合力;nd1为钢管杆件的一阶涡振力分布函数;L为钢管杆件计算长度;x为沿钢管杆件轴向的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918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