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干燥型印刷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9163.0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7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罗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学强 |
主分类号: | B41F1/06 | 分类号: | B41F1/06;B41F1/08;B41F1/26;B41F1/40;B41F23/04;B65H2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干燥 印刷 设备 | ||
1.一种快速干燥型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架(1),底架(1)上设有上板(2);
印刷机构(3),底架(1)上部中间和上板(2)底部中间设有印刷机构(3);
干燥机构(4),上板(2)顶部设有干燥机构(4)。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干燥型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印刷机构(3)包括:
电机(31),上板(2)底部中间安装有电机(31);
凸轮(32),电机(31)输出轴上设有凸轮(32);
连接架(33),底架(1)上部中间滑动式设有连接架(33),连接架(33)下部与凸轮(32)接触配合;
下压板(34),连接架(33)中部设有下压板(34);
伸缩组件(35),连接架(33)中部与底架(1)顶部之间连接有伸缩组件(35)。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干燥型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干燥机构(4)包括:
导热管(41),上板(2)上设有导热管(41);
加热片(42),导热管(41)内侧设有加热片(42)。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干燥型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放料机构(5),上板(2)顶部设有放料机构(5),放料机构(5)包括:
型位架(51),上板(2)顶部设有型位架(51);
转动圆框(52),型位架(51)顶部设有转动圆框(52);
置料圆杆(53),转动圆框(52)与型位架(51)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置料圆杆(53);
转动轴(54),型位架(51)上部转动式设有转动轴(54);
固定框(55),转动轴(54)上设有固定框(55);
插销(56),置料圆杆(53)上滑动式设有插销(56)。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快速干燥型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导料机构(6),上板(2)顶部设有导料机构(6),导料机构(6)与电机(31)输出轴后侧连接,导料机构(6)包括:
第一传动轴(61),上板(2)上转动式设有第一传动轴(61);
第一皮带轮组件(62),第一传动轴(61)与电机(31)输出轴之间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组件(62);
第一主滚动柱(63),上板(2)顶部转动式设有第一主滚动柱(63);
第一从动柱(64),上板(2)顶部转动式设有第一从动柱(64),第一从动柱(64)位于第一主滚动柱(63)上方;
第一齿轮(65),第一主滚动柱(63)上设有第一齿轮(65);
第二齿轮(66),第一从动柱(64)上设有第二齿轮(66),第二齿轮(66)与第一齿轮(65)啮合;
第一半齿轮(67),第一传动轴(61)上设有第一半齿轮(67),第一半齿轮(67)与第一齿轮(65)间歇性啮合。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快速干燥型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拉料机构(7),上板(2)顶部左侧设有拉料机构(7),拉料机构(7)与电机(31)输出轴前侧连接,拉料机构(7)包括:
第二传动轴(71),上板(2)上转动式设有第二传动轴(71);
第二皮带轮组件(72),第二传动轴(71)与电机(31)输出轴之间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组件(72);
第二半齿轮(73),第二传动轴(71)上设有第二半齿轮(73);
第二主滚动柱(74),上板(2)顶部转动式设有第二主滚动柱(74);
第二从滚动柱(75),上板(2)顶部转动式设有第二从滚动柱(75),第二从滚动柱(75)位于第二主滚动柱(74)上方;
第三齿轮(76),第二主滚动柱(74)上设有第三齿轮(76),第三齿轮(76)与第二半齿轮(73)间歇性啮合;
第四齿轮(77),第二从滚动柱(75)上设有第四齿轮(77),第四齿轮(77)与第三齿轮(76)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学强,未经罗学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91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道仿真方法
- 下一篇:基于多试验方法异步检测数据的配网设备综合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