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缺陷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98701.4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9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国;张雯霞;薛立伟;王在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G01M13/00;G06N3/0464;G06N3/08 |
代理公司: | 苏州见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21 | 代理人: | 袁丽花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缺陷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机缺陷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电机空载的情况下开启电机,使得电机空转;采用声传感器采集所述电机空转的噪声,定义所述噪声为初始噪声;对所述初始噪声进行环境噪声降噪,获得纯净噪声;对所述纯净噪声进行频段限制而保留人耳可听频段范围内的声段,将所述声段切分成多个音频段,对所述多个音频段采用二感受野网络分析并提取缺陷特征,根据所述缺陷特征判断所述电机的缺陷情况。该方法实现了自动化地分析电机噪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检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缺陷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机装配完成后,工厂需要在出厂前对电机性能做缺陷检测。由于电机在空转时,电机的外壳几乎能毫无保留的对外辐射出振动噪声,这使得利用噪声检测电机是否有故障成为可能。尤其是在如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领域,对电机的噪声有着独特的要求,即用于家庭环境中的电器要尽量遵循静音性的原则。在家用电器的电机工作时,电机发出的噪声应具有良好的圆润度以确保不发出过度尖锐的噪声而使人感到不适。因此,在家用电器领域,利用电机噪声的方式来检测电机缺陷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国内工厂一般采用员工人耳听诊的方式进行电机噪声方式的检测。由于家用电器的电机缺陷种类较多,不同缺陷之间的噪声差别较小,人耳听诊的方法极易造成电机缺陷的误判和漏判。进一步地,由于人耳听诊的方法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无法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长期以来一直难以采用自动化装置替代。在大批量生产家用电器的过程中,人耳听诊检测电机缺陷的工序不仅消耗大量劳动成本,而且重复、单调的听音工作极易引起工作人员疲劳,对工作人员的听力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化性能的采用电机噪声方式的电机缺陷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化性能的采用电机噪声方式的电机缺陷的检测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缺陷的检测方法仍然是通过电机噪声来进行电机缺陷的检测,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实现自动化分析电机噪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机缺陷的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1:在电机空载的情况下,开启电机,使得电机空转;步骤S2:采用声传感器采集所述电机空转的噪声,定义所述噪声为初始噪声;步骤S3:对所述初始噪声进行环境噪声降噪,获得纯净噪声;步骤S4:对所述纯净噪声进行频段限制而保留人耳可听频段范围内的声段,将所述声段切分成多个音频段,对所述多个音频段采用二感受野网络分析并提取缺陷特征,根据所述缺陷特征判断所述电机的缺陷情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置于静音箱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境噪声降噪为采用滤波器滤除变化平缓的音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频段限制的方式采用4阶巴特沃斯滤波器对所述纯净噪声进行滤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个音频段的音频时长相等。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4包括步骤:采用大感受野尺寸的网络模型对所述多个音频段进行分析并提取出第一缺陷特征;采用小感受野尺寸的网络模型对所述多个音频段进行分析并提取出第二缺陷特征;将所述第一缺陷特征和所述第二缺陷特征进行不同权重的特征融合,获得融合特征;将所述融合特征与各个缺陷特征进行特征匹配,判断所述电机的缺陷情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各个缺陷特征为预存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将所述融合特征与各个缺陷特征进行特征匹配,将样本分类概率的最大值所对应的缺陷特征作为所述电机的缺陷。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87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加工用发糕的切块装置
- 下一篇:产品测试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