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被动日间辐射冷却功能和特殊浸润性功能织物表面的构筑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98594.5 | 申请日: | 2020-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2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黄剑莹;沈刚;赖跃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6M15/643 | 分类号: | D06M15/643;D06M11/46;D06M101/06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俞舟舟;蔡学俊 |
| 地址: | 36280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被动 日间 辐射 冷却 功能 特殊 浸润 性功能 织物 表面 构筑 方法 | ||
1.一种具有被动日间辐射冷却功能和特殊浸润性功能织物表面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一定质量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加入去离子水中,将配置好的上述溶液放置在强力超声机并在一定温度下和一定时间下进行超声来获得均匀分散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
(2)称取一定质量的钛酸钾晶须粉末,缓慢加入到上述制备好的乳液中,放置于强力超声机中并在一定温度和一定时间下使钛酸钾晶须充分分散在乳液中;取清洗干净的棉织物,浸泡在配好的含有钛酸钾晶须的乳液中,经过数次浸渍循环后在烘箱内烘干,由此便获得了具有被动日间辐射冷却功能和特殊浸润性功能织物表面;
所述制备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的过程中,具体步骤为按质量比为0.5 wt%~2.0 wt%,将聚二甲基硅氧烷加入去离子水中,通过超声形成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
在聚二甲基硅氧烷加入去离子水中的超声过程中,其温度范围在30 ℃~50 ℃,超声过程的时间范围在0.5 h~10 h;
所使用的钛酸钾晶须粉末主要成分是六钛酸钾晶须;
在钛酸钾晶须分散在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过程中,其超声过程温度范围在25 ℃~55℃,其超声过程的时间范围在0.2 h~5 h;
棉织物在配好的含有钛酸钾晶须的乳液中浸泡2~20 min,60~150 ℃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85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家居家庭维修用远程咨询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关于声音和声波的教学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