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98504.2 | 申请日: | 2020-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7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太田贵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761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肖华 |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降低网络的负荷,并立即检测未获允许而向网络连接的终端装置。检测装置(1)具备:发送部(10),其经由网络(NW)对调查包进行全节点组播发送;接收部(11),其接收针对调查包的响应包;获取部(13),其从响应包的送出源的终端装置(2)的地址信息获取响应包的送出源的终端装置(2)所固有的第1识别信息;存储部(12),其存储允许向网络(NW)连接的终端装置(2)所固有的第2识别信息;判断部(14),其将由获取部(13)获取到的第1识别信息与上述第2识别信息进行比较,在第1识别信息与第2识别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判断为具有第1识别信息的终端装置(2)为未获允许而向网络NW连接的未授权的终端装置(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尤其涉及对在IPv6环境下与网络连接的设备进行检测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IoT的普及而各种设备与因特网连结,还发生有在管理者不知晓的期间不认识的设备、具有恶意的设备与网络连接的情况。因此,需要应对向网络连接未授权的设备、具有恶意的设备进行非法访问而产生篡改、信息泄漏等的情况。
因而,作为防止这样的非法访问的现有技术,提出了在IP网络上监视用于指定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的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数据包,确定非法的设备的技术(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至3)。
然而,近年,与因特网连结的设备的数量爆发性地增加,从而在IP协议网络中使用的地址空间被扩张。在以往的基于ARP数据包的监视的非法访问的防止技术中,为了掌握网络上的终端装置等设备,循环地检索地址空间。在现有技术中,需要发送大量的调查包,所以存在网络负荷增大,另外检索所花费的时间也增加这样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0797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5-19809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8-2276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降低网络的负荷,并立即检测向网络连接未授权的终端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检测装置具备:发送部,其构成为经由网络对调查包进行全节点组播发送;接收部,其构成为接收针对所述调查包的响应包;获取部,其构成为从所述响应包所包含的、所述响应包的送出源的终端装置的地址信息来获取所述响应包的送出源的所述终端装置所固有的第1识别信息;存储部,其构成为存储允许向所述网络连接的终端装置所固有的第2识别信息;以及判断部,其构成为将由所述获取部获取到的所述第1识别信息与所述第2识别信息进行比较,在所述第1识别信息与所述第2识别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判断为具有所述第1识别信息的所述终端装置为未获允许而向所述网络连接的未授权的终端装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检测装置中,也可以还具备提示部,其构成为提示所述判断部的判断结果。
另外,在本发明的检测装置中,所述提示部也可以提示所述判断结果、以及与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所有的所述响应包的送出源的终端装置有关的信息。
另外,在本发明的检测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调查包为进行关于向组播群组的参加状况的询问的数据包,所述响应包为包含对接收到的所述调查包的终端装置参加的组播群组进行识别组播地址的数据包。
另外,在本发明的检测装置中,所述第1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第2识别信息也可以包含分配给所述响应包的送出源的终端装置以及允许向所述网络连接的终端装置的MAC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自倍尔株式会社,未经阿自倍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85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及其补偿方法
- 下一篇:全固体电池和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