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致变色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98409.2 | 申请日: | 2020-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4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治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治兰 |
| 主分类号: | C03C17/42 | 分类号: | C03C17/42;C03C17/00;B32B17/06;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明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4 | 代理人: | 周丹 |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夹层玻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致变色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VO2为温致变色材料,与防水性粘胶层形成温致变色层,设置在玻璃基板中间,制备一种具有防水性强、界面作用力高、透光率强、耐磨性好等有点的温致变色夹层玻璃。(1)利用冷冻熔融方式将水溶性羧甲基纤维素制备成防水性羧甲基纤维素凝胶,与疏水层协同,有效抑制因水渗漏引起玻璃模糊问题的产生;(2)联用羧甲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酸增加玻璃基板与ZrO2之间、ZrO2与VO2之间的粘结性,增加玻璃强度;(3)利用聚四氟乙烯增加疏水层的耐磨性和抗反射性,协同ZrO2增加透光率;(4)利用热处理增加各个界面之间的附着力,增加VO2的结晶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夹层玻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温致变色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温致变色夹层玻璃,一般将温致变色物质夹杂在两片玻璃基板中间,而通过周围温度变化,控制变化颜色。其中,VO2就是一种温致变色物质,当在临界温度之下时与呈现透明的,临界温度之上,则颜色变深。将其与其他系统相结合可以制备智能感应窗户,用以满足应用需求。
目前温致变色夹层玻璃存在粘结性影响玻璃强度,一般会使用粘胶来增强玻璃层与层之间的附着力,但存在涂覆不均匀,难分散、热稳性差,透光率弱等缺点;同时由于玻璃反射作用强,且应用在超市环境中由于水的渗透出现白雾模糊的问题,极大的影响了温致变色夹层玻璃的使用效果、使用寿命和使用范围,因此,制备一款粘结性强、防水渗透、透光率高的温致变色夹层玻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致变色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温致变色夹层玻璃,所述温致变色夹层玻璃包括玻璃基板和温致变色层;所述玻璃基板包括玻璃基板Ⅰ、玻璃基板Ⅱ,分别设置在温致变色层两侧。
较为优化地,玻璃基板Ⅰ和玻璃基板Ⅱ远离温致变色层的一面设置有疏水层。
较为优化地,所述温致变色层包括VO2层和防水性粘胶层;所述防水性粘胶层包括防水性粘胶上层、防水粘胶下层,分别设置在VO2层两侧。
较为优化地,所述温致变色层的厚度为0.5~2mm。
较为优化地,所述防水性粘胶层原材料包括以下成份:按重量计,羧甲基纤维素55~75份、聚丙烯酸10~20份、纳米ZrO22~5份。
较为优化地,一种温致变色夹层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玻璃基板的前处理;
S2:温致变色夹层玻璃的制备;
S3:玻璃的热处理。
较为优化地,包括以下步骤:
S1:玻璃基板的前处理:
(1)将硅酸四乙酯、去离子水、乙醇、氢氧化铵按照1:3:38:0.17的比例依次加入反应釜中,设置搅拌温度为30℃,搅拌速度为400~800rmp,搅拌时间为6~8天;加入聚四氟乙烯,继续搅拌6~8天,得到混合溶液;
(2)将玻璃基板两面抛光,分别使用去离子水、丙酮洗涤干净,干燥;转移至喷涂机中,将混合溶液喷涂在玻璃基板的一面,设置环境温度为70~80℃,喷涂速度为4~6mL/s,喷涂时间为30秒,循环喷涂3次;置于100~150℃烘箱中烘干,得到玻璃基板Ⅰ;重复步骤(2),得到玻璃基板Ⅱ,备用;
S2:温致变色夹层玻璃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治兰,未经陈治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84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