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换能器的循环冷却系统及船舶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98362.X | 申请日: | 2020-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8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程磊;安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H21/38 | 分类号: | B63H2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进 |
| 地址: | 43006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换能器 循环 冷却系统 船舶 | ||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下换能器的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冷却主控柜,换能器腔体和冷却介质循环柜,所述冷却介质循环柜设置在所述冷却主控柜中,所述换能器腔体中设置有换能器,所述冷却介质循环柜与所述换能器腔体之间设置有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所述冷却介质循环柜中的冷却液通过所述进液管路进入到所述换能器腔体中,再通过所述回液管路将换热后的冷却液回流到所述冷却介质循环柜中。本发明公开的水下换能器的循环冷却系统及船舶,能够有效提高换热的稳定性能。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船舶水下换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换能器的循环冷却系统及船舶。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得海洋货运和海洋资源的开发也随之持续提高,使得船舶也随之飞速发展。现有的船舶在海上航行时,为了降低船舶内部温度过高导致出现安全隐患,通常会设置换能器以通过换能器降低船舶内部的温度。
现有船舶上安装的换能器通常采用的是浸没海水冷却,而换能器属于精密仪器,长期浸没与海水中会被海水腐蚀、换能器表面会附着海生物,会出现换能器工作不正常导致出现换热不稳定的情况,而海水冷却会因为船舶航速不同导致的海水流过换能器每个面的流速不同,产生冷却温度不稳定的情况出现。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下换能器的循环冷却系统及船舶,能够有效提高换热的稳定性能。
本说明书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水下换能器的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冷却主控柜,换能器腔体和冷却介质循环柜,所述冷却介质循环柜设置在所述冷却主控柜中,所述换能器腔体中设置有换能器,所述冷却介质循环柜与所述换能器腔体之间设置有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所述冷却介质循环柜中的冷却液通过所述进液管路进入到所述换能器腔体中,再通过所述回液管路将换热后的冷却液回流到所述冷却介质循环柜中。
可选的,所述换能器腔体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冷却主控柜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换能器腔体中冷却液的冷却温度,并将所述冷却温度传输给所述冷却主控柜。
可选的,所述冷却主控柜接收到所述冷却温度之后,根据所述冷却温度,调整所述进液管路中的冷却液的流量。
可选的,所述冷却液为非导体冷却液。
可选的,所述进液管路、所述回液管路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量与所述换能器腔体的容积匹配。
可选的,所述冷却介质循环柜和所述冷却主控柜是一体化成型的。
可选的,所述换能器腔体的容积与所述换能器的散热量匹配。
可选的,还包括:
处理终端,与所述冷却主控柜电性连接,所述处理终端包括显示设备。
本说明书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船舶,包括船舶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船舶本体中的如第一方面提供的水下换能器的循环冷却系统。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冷却介质循环柜与换能器腔体之间设置有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冷却介质循环柜中的冷却液通过进液管路进入到换能器腔体中,再通过回液管路将换热后的冷却液回流到冷却介质循环柜中;如此,将换能器是浸没在冷却液中,未与海水接触,避免了海水对换能器造成的腐蚀及海生物在换能器上附着,能够有效降低换能器的维护费用进而降低成本;而且也能够有效降低换能器不正常工作的概率,提高了换能器的稳定工作的概率,在换能器稳定工作的概率提高的基础上,能够使得换能器换热的稳定性能也会随之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水下换能器的循环冷却系统的系统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83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