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测量电容器的温度和电流的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8359.8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4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周玮;董勤晓;李鹏;刘之方;雷雨秋;李会兵;陈没;余辉;李志远;刘赫;方泳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R3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刘海蓉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量 电容器 温度 电流 传感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电容器的温度和电流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外壳具有中心贯穿电容器接线端子的外壳,外壳的一侧具备导热单元,能够将电容器散发的热量传输至传感器,通过与导热单元贴合的温度测量单元进行电容器温度测量,通过与外壳同心的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与电流测量单元连接实现对电容器运行时产生的电流的测量。所述传感器通过将温度测量和电流测量集中设置,并且安装在电容器接线端子上,能够实现电容器组所有单元无死角、实时的温度监控,并提高电容器不平衡电流检测的灵敏度,实现电容器组中电容器单元的少量芯体损坏时的预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芯体测量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测量电容器的温度和电流的传感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流电网无功补偿技术和直流电网的不断发展,电容器在电力系统中被广泛应用,仅用于无功补偿用电容器数量已达百万台之多。近年来尽管生产工艺和介质材料性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电容器故障仍时有发生,属于电力系统中事故率较高的设备之一。
从电网运行的情况来看,电容器故障主要有:接线端子接触不良、绝缘老化、漏油等,可引起电容器异常温升、鼓包、甚至炸裂。在实际运行中,电容器运行状态主要通过温度和不平衡电流两个指标进行监控。
电容器温度检测广泛采用红外监控,可以采用固定式红外摄像头,也可以采用定期红外摄像仪巡视。但是固定式红外摄像头容易存在监控死区,红外摄像仪巡视的时效性较差。
不平衡电流监测的回路一般采用H桥型接法,具体是将电容器组等分成两组,在两组电容器的中间电位之间接入不平衡电流互感器;或者直接测量两组电容器的电流进行比对。H桥型接法比两个电流比对灵敏度更高,当电容器内多个芯体损坏,不平衡电流超出保护阈值时不平衡保护告警。但由于不平衡电流互感器设计时,要兼顾测量极小的不平衡电流(一般为mA级)及承受较大的故障电流(一般为kA级),灵敏度仍然不足。而为了避免噪声干扰,不平衡电流阈值的设定不能太低。当损坏芯体数量较少,H桥不平衡电流变化较小,达不到保护阈值时,就不会告警。
因此,需要一种技术,能够实现电容器组所有单元无死角、实时的温度监控,并提高电容器不平衡电流检测的灵敏度,实现电容器组中电容器单元的少量芯体损坏时的预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容器温度和电流测量分离,且测量的时效性、精确度不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电容器温度和电流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
外壳,其用于容纳所述传感器除导热单元以外的其余部分,其中心具有贯穿电容器接线端子的通孔;
电流互感器,具有环形铁芯,及缠绕在所述铁芯上的二次绕组,所述二次绕组与电流测量单元连接;
导热单元,其位于外壳的一个侧面,中心具有贯穿电容器接线端子通孔,用于传递电容器接线端子的热量,并用作安装接口,通过电容器原有的螺栓紧固在电容器接线端子上;
温度测量单元,其与导热单元相贴合,用于根据控制单元的温度数据传输指令,将采集的温度信号发送至控制单元,以实现对监测的电容器接线端子处温度的测量;
电流测量单元,其用于根据控制单元的电流数据传输指令,将采集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输出的电流信号发送至控制单元,以实现对监测的电容器运行时的电流的测量;
控制单元,其用于校正数据采集的初始时间,实现数据的同步采集;按照设置的数据采集频率定时向温度测量单元和电流测量单元分别发送温度数据传输指令和电流数据传输指令,对接收的温度信号和电流信号进行边缘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和时间信号打包后生成的数据包发送至通信单元;
通信单元,其与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控制单元传输的数据包,并对所述处理包进行处理,将其转换成高频电磁波发射出去。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还包括取能单元,其用于为控制单元、温度测量单元、电流测量单元和通信单元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83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