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油废水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8085.2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9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倩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倩茹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C02F9/04;C02F101/30;C02F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油 废水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含油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油废水处理工艺。所述含油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经自然沉降的含油废水通入隔油池中,利用撇渣机将上层较大粒径浮油以及固体悬浮物撇出;S2:将净水胶囊投入到经撇油处理的含油废水中,在自然条件下静置处理3‑4h后,利用撇渣机将上层悬浮物质撇出;S3:向废水中通入臭氧以进一步除去废水中的有机物以及细菌;S4:将经臭氧处理的废水通过介质进行过滤以除去废水中的絮凝沉淀物以及固体颗粒悬浮物。采用本发明所述工艺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操作较为简单,并减少了含油废水处理、转移次数,且不需要气浮装置,节省了场地与成本,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可以进行排放或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油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油废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这其中水污染问题则尤为突出。每年至少有上百万吨的工业含油废水以各种途径进入到水体,并在水面形成油水化膜引发水体缺氧,进而导致水生动植物死亡,对生态以及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此外,我国也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国家,水污染以及水资源短缺正在逐渐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废水再生成为了解决环境污染、缓解水资源紧张的重要途径。
目前,常采用多种工艺相结合的方式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出水水质虽然达到排放或循环利用的标准,但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处理废水所占用的场地面积大、设备体积大、价格昂贵,难以被中小企业所接受。所以迫切需要改进含油废水的处理工艺,以达到更为经济、简单、高效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含油废水处理工艺。首先将含油废水经自然沉降以及撇油处理以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固体悬浮物以及浮油,以便于后续处理;接下向含油废水中投入净水胶囊以除去含油废水中的油污、固体颗粒悬浮物、细菌以及其它有机污染物;之后在再向废水中通入少量臭氧以进一步除去有机物以及细菌;最后经过介质进行过滤将废水中的絮凝沉淀物以及固体颗粒悬浮物除去。采用本发明所述工艺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排放的水质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也可回收重新利用,操作较为简单,场地需求面积小,气浮、絮凝、吸附可一步完成且不需要投入气浮装置,节约了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油废水处理工艺,所述含油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经自然沉降的含油废水通入隔油池中,利用撇渣机将上层较大粒径浮油以及固体悬浮物撇出;
S2:将净水胶囊投入到经撇油处理的含油废水中,在自然条件下静置处理3-4h后,利用撇渣机将上层悬浮物质撇出;
S3:向废水中通入臭氧以进一步除去废水中的有机物以及细菌,所述臭氧的通入量为5-15mg L-1;
S4:将经臭氧处理的废水通过介质进行过滤以除去废水中的絮凝沉淀物以及固体颗粒悬浮物;
其中,所述净水胶囊分为净水胶囊外壳和净水胶囊内核两部分;所述净水胶囊外壳是通过净水胶囊帽、体两两套合而得;所述净水胶囊内核包括表面负载有生物炭的改性浮石材料以及泡腾颗粒;所述净水胶囊内核中表面负载有生物炭的改性浮石材料与泡腾颗粒的重量比为1:5-7。
在本发明中,将所述表面负载有生物炭的改性浮石材料以及泡腾颗粒依次装入到净水胶囊帽、体内再进行套合,即可得净水胶囊。所述泡腾颗粒在改性浮石材料的周围填充着。
优选的,所述隔油池底部设置有电磁装置。
优选的,在步骤S2中,每吨含油废水中净水胶囊的投入量为0.3-0.5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倩茹,未经张倩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80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吩噻嗪基D-π-A型有机染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