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茶油混合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97997.8 | 申请日: | 2020-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5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吴定地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5/10;C11B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恩施***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山茶 混合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茶油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贮存仓(1)与静置仓(2)之间由隔板(4)分隔开,静置仓(2)内设置混合油料原料的混合罐(3),混合罐(3)上设有向其输送原料的进料口(5),混合罐(3)顶部设有通过轴(14)带动搅拌浆(15)转动的电机(10),混合罐(3)的侧壁上设有混合原料漏出的滤孔(12),混合罐(3)上设有通过循环泵(8)从静置仓(2)底部抽出的管道(9);静置仓(2)底部设有排废渣的排渣口(7),贮存仓(1)上部设有向外导出混合后油的出料口(6)。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山茶油混合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整合度高,体积小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茶油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油茶茶科,油茶属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叶部含有花黄素、茶碱等,是医药工业的原料,木材可做小型农具。
油茶籽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在我国南方分布很广,从油茶中提取的茶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格和保健功能,它能增强血管弹性和韧性、延缓动脉硬化,增加肠胃吸收功能,促进内分泌,防治神经功能下降,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其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相似,有东方橄榄油之称。因此,茶油在我国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山茶油生产过程中,由于刚榨出的毛油产品含有较多的杂质,导致油质浑浊,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油类产品的要求。所以在油加工企业中,通常需要采用过滤器对毛油进行多次过滤,使油变得纯净。
山油茶在加工出来后,需要添加一些酸、碱以及一些其他添加物进行混合,来对其进行延长储存时间和改善油品组织分子结构,但是现有的混合装置搅拌杆都是固定在搅拌桶中心处,使得现有的混合装置混合效率不够高,边缘处的物料无法得到充分的混合,导致混合不充分,容易造成混合不均匀的现象,且生产成本高,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因此需要在现有混合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克服现有问题和不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山茶油混合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山茶油混合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山茶油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山茶油混合装置由贮存仓、静置仓、混合罐、隔板、进料口、出料口、排渣口、循环泵、管道和电机组成;贮存仓与静置仓之间由隔板分隔开,静置仓内设置混合油料原料的混合罐,混合罐上设有向其输送原料的进料口,混合罐顶部设有通过轴带动搅拌浆转动的电机,混合罐的侧壁上设有混合原料漏出的滤孔,混合罐上设有通过循环泵从静置仓底部抽出的管道;静置仓底部设有排废渣的排渣口,贮存仓上部设有向外导出混合后油的出料口。
本发明一种山茶油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上部设有向贮存仓溢油的溢油孔。
本发明一种山茶油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罐下部设置在静置仓内。
本发明一种山茶油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置仓底设有向外抽出的贮存废渣的贮渣斗。
本发明一种山茶油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罐顶部设有封闭的顶盖。
本发明一种山茶油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贮存仓和静置仓顶部分别设有封闭的顶盖。
本发明一种山茶油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贮存仓和静置仓上分别设有检修的人孔。
本发明一种山茶油混合装置,在使用时将原料从进料口放入混合罐罐体内,开启搅拌机构,进行搅拌混合,油料在混合罐搅拌混合后从滤孔中漏出进入静置仓内,混合油料在静置仓中静置,混合油料从底部经循环泵和管道进入混合罐中,原料混合后从隔板上溢油孔进入贮存仓中,油料再从出料口排出。
通过以上的叙述得知,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山茶油混合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整合度高,体积小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79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