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加热增材微纳辊压成形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7783.0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3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高照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3/24 | 分类号: | B29C43/24;B29C43/32;B29C43/52;B65H23/26;B65H16/02;B65H18/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灿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6 | 代理人: | 吴亚 |
地址: | 2100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加热 增材微纳辊压 成形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激光加热增材微纳辊压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放卷辊(1)进行放卷的基材(2),依次设置在机架上并供基材(2)依次通过的第一牵引辊(3)、张力辊(4)、纠偏辊(5)、辊压压印模块、表面处理器(9)、控粉装置(11)、辅压辊(12)、增材辊压模块、冷却辊(15)和第二牵引辊(16),以及位于表面处理器(9)与控粉装置(11)之间并对基材(2)进行落粉的供粉装置(10)和对基材(2)进行收卷的收卷辊(17),所述放卷辊(1)、供粉装置(10)和收卷辊(17)均设置在机架上;
所述辊压压印模块包括上下设置并保持有辊压间隙的第一模具辊(7)和第一支撑辊(6),所述第一支撑辊(6)和/或第一模具辊(7)由透光材质制成,所述第一支撑辊(6)的正下方和/或第一模具辊(7)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一激光器(8),所述第一支撑辊(6)和第一模具辊(7)之间的基材(2)通过第一激光器(8)来获得加热,所述第一激光器(8)所发射的激光与基材(2)所在的水平面垂直,所述第一模具辊(7)用于对基材(2)的表面进行压印出微细结构特征;
所述增材辊压模块包括上下设置并保持有辊压间隙的第二模具辊(14)和第二支撑辊(18),所述第二模具辊(14)和/或第二支撑辊(18)由透光材质制成,所述第二模具辊(14)和第二支撑辊(18)之间的基材(2)通过第二激光器(13)来获得加热,所述第二模具辊(14)的正上方和/或第二支撑辊(18)正下方设置有第二激光器(13),第二激光器(13)所发射的激光与基材(2)所在的水平面垂直,基材(2)在所述第二模具辊(14)表面微纳结构模腔的约束下,形成表面微纳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加热增材微纳辊压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器(8)和第二激光器(13)均采用连续式或脉冲式大功率激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加热增材微纳辊压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粉装置(11)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控粉上辊和控粉下辊,控粉上辊和控粉下辊间构成辊压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加热增材微纳辊压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器(9)是静电处理器、电晕处理器或等离子处理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加热增材微纳辊压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2)是光学材料薄膜,所述供粉装置(10)提供的粉体材料(19)是光学材料粉末,光学材料粉末的熔点高于基材(2)的熔点。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增材微纳辊压成形系统进行微纳辊压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放卷阶段;
将成卷的基材(2)放置于放卷辊(1)上由放卷辊(1)送出,通过第一牵引辊(3)进行牵引放卷,通过张力辊(4)调节张紧程度,通过纠偏辊(5)纠正跑偏;
步骤二、激光加热微细辊压压印阶段;
基材(2)进入辊压压印模块的辊压间隙,经第一激光器(8)加热,并通过辊压压印模块中的第一模具辊(7)和第一支撑辊(6)对基材(2)进行加热辊压压印,在基材(2)表面形成微细结构特征;
步骤三、表面预处理阶段;
基材(2)进入表面处理模块,通过表面处理器(9),对基材(2)表面进行处理;
步骤四、铺粉填充阶段;
基材(2)经过供粉装置(10)下方,供粉装置(10)进行落粉,经控粉装置(11)控制基材(2)上所落粉体材料(19)数量后,进入辅压辊(12)和第二模具辊(14)间构成的辊压间隙,在辅压辊(12)的作用下,基材(2)上的粉体材料(19)渐进填充第二模具辊(14)上的微纳结构模腔;
步骤五、激光加热增材微纳辊压成形阶段;
填充在第二模具辊(14)上微纳结构模腔内的粉体材料(19)随基材(2)进入增材辊压模块的辊压间隙,经第二激光器(13)加热融化,使熔融态的粉体材料(19)与基材(2)镶嵌结合,并在第二模具辊(14)表面微纳结构模腔的约束下,形成表面微纳结构;
步骤六、冷却脱模阶段;
经增材辊压模块辊压成形后的材料,进入第二模具辊(14)和冷却辊(15)间构成的辊压间隙,并包覆于冷却辊(15)上,进行保形冷却脱模;
步骤七、收卷阶段;
经冷却后的基材(2)经过第二牵引辊(16)后在收卷辊(17)进行卷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未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77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阀对多油路控制结构
- 下一篇:一种误识别抑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