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净化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7775.6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3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尹志福;郭学辉;王锋;王毓;叶芳霞;王小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0;C02F1/28;C02F1/52;C02F1/5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弋才富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净化 处理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一种污水净化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配方最佳组成(m/m)为:聚合氯化铝粉末40%~45%,聚合硫酸铁粉末12%~15%,500目~600目的轻质碳酸钙粉末26%~32%,800目~1000目的核桃壳粉末12%~16%;其制备方法为:在干燥的车间,第一步捏合机中先加入核桃壳粉末,再依次加入聚合硫酸铁粉末、聚合氯化铝粉末、轻质碳酸钙粉末捏合;应用时按照35%~55%的浓度慢慢加入污水净化处理剂,搅拌均匀,用隔膜泵投加,加药点在沉降罐前,聚丙烯酰胺等高分子聚合物之前;本发明的污水净化处理剂的优点是成本低,净化效果好,絮凝体下沉速度快,沉降罐设计规模降低,同时降低了有机聚合物的加药量,降低了污水的生物耗氧量,降低了硫酸盐还原菌、腐生菌的生长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过程中净化用处理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净化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工业、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均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工农业生产中需要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排放或循环利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大量生活污水需要进行处理排放。而在石油行业中,要求对油气田产出的污水进行处理后回注,绝大部分的污水处理过程均涉及到净化处理剂的应用,净化处理剂包括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聚丙烯酰胺类,植物胶类等。
为了有效地净化污水,通常是采用无机的聚合氯化铝或聚合硫酸铁与有机的高分子聚丙烯酰胺或植物胶配合使用才能达到良好效果。但在油气田实际应用中,聚合氯化铝或聚合硫酸铁与有机高分子配合使用,产生的絮凝体密度小,沉降时间过长,而且存在微小的颗粒漂浮在污水中,不能有效沉降,既会影响水质处理效果,也会提高对沉降装置的要求和规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净化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克服了目前市场上应用的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与聚丙烯酰胺、植物胶等污水净化处理剂存在的絮凝体下沉速度慢,净化效果差,甚至有小微颗粒不能沉降而漂浮于污水中,导致净化效果差和沉降装置投资规模大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水净化处理剂,其组分为以下一种或多种粉末的混合物;包括: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氯化铝、硫酸铝、硫酸铝钾、氯化铁、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10目~2000目轻质碳酸钙粉、10目~2000目重质碳酸钙粉、碳酸铁、碳酸钡、聚合氯化铝铁、碱式聚合氯化铝、10目~2000目核桃壳粉末和10目~2000目滑石粉粉末,若为混合物,则各组分含量在占总质量的1%~99%范围内调整。
最佳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聚合氯化铝粉末40%~45%,聚合硫酸铁粉末12%~15%,500目~600目的轻质碳酸钙粉末26%~32%,800目~1000目的核桃壳粉末12%~16%,其中聚合氯化铝粉末中AL2O3含量为29wt%~30wt%。
一种污水净化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干燥的车间,第一步,捏合机中先加入核桃壳粉末,第二步,捏合机中加入聚合硫酸铁粉末,捏合时间10mim~15min,第三步,捏合机中加入聚合氯化铝粉末,捏合时间10mim~15min,第四步,捏合机中加入轻质碳酸钙粉末,捏合时间30mim~35min,即可。
基于上述一种污水净化处理剂的应用,步骤如下:
配药罐中加入清水,按照35wt%~55wt%的浓度加入污水净化处理剂,最佳加入量为40wt%,搅拌均匀,在搅拌条件下用隔膜泵投加。
所述的隔膜泵投加方法:将污水净化处理剂按照100mg/L~300mg/L的浓度加入到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第一混合器1的进口,在第一混合器1的出口加入分子量1000万~1200万的聚丙烯酰胺3mg/L~10mg/L,经过第二混合器2后进入沉降罐,经过沉降罐沉降后,加入杀菌剂、缓蚀剂和阻垢剂进入过滤罐过滤,过滤后的污水悬浮物含量、颗粒粒径、油含量均达到标准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文理学院,未经西安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77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