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分相式进料系统的危废焚烧炉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6857.9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5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曹寿峰;孟桂祥;姚胜;梁昊;韩国庆;卿梦磊;徐凯;王祝成;王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2 | 分类号: | F23G5/02;F23G5/04;F23G5/44;F23G5/5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卢华强 |
地址: | 21515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分相式 进料 系统 焚烧 | ||
本发明涉及具有分相式进料系统的危废焚烧炉,其包括固相输入单元、液相输入单元、第一气相输入单元、第二气相输入单元、燃烧室、焚烧气体处理单元以及烟囱。固相输入单元与燃烧室相沟通,以将待焚烧危废物输送至燃烧室内。液相输入单元与燃烧室相沟通,以将有机有害成分标记液输送至燃烧室内。第一气相输入单元与燃烧室相沟通,以将有机有害成分标记气体输送至燃烧室内。第二气相输入单元与燃烧室相沟通,以将助燃气体送至燃烧室内。焚烧气体处理单元、烟囱依序连通于燃烧室的下游。这样一来,不但有效地提高了燃烧室运行稳定性,而且还避免了因进料不均而导致有机物排放浓度波动较大情况的出现,进而确保了有机物焚毁去除率满足检测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危险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分相式进料系统的危废焚烧炉。
背景技术
已知,危险废物需经过处理才能进入环境。焚烧法因其在处理危险废物时,能同时实现减量化、无害化以及资源化,是目前最有效的危险废弃物处理方法。
焚烧炉是焚烧系统的关键设备。对危废焚烧炉的性能测试至关重要。按照性能测试标准要求,焚烧炉性能指标包括:有机物焚毁去除率、燃烧效率、烟气停留时间、炉渣热灼减率、氯化氢去除率、重金属去除率和尘去除率。国家强制标准规定危险废物焚烧炉有机物焚毁去除率项必须达到≥99.99%的要求。在危废焚烧炉性能测试标准中,针对有机物焚毁去除率项测试要求:在标准测试废物基体中至少加入两种热稳定性好、毒性小的有机有害标记成分,其中至少一种为奈,另外一种可以选择四氯化碳、聚氯乙烯、全氯乙烯等。
按照性能测试要求,在测试工况内,运行参数必须稳定,否则对测试的准确性将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危废物料的成分往往较为复杂,其混合的均匀性将直接影响到运行参数的稳定。通过分析,一旦危废物料混合均匀性发生偏差,危废焚烧炉的运行参数即会有很大偏差,如烟温波动频繁波动,且幅度较大,达100℃左右,甚至更大。这对准确测试焚烧炉的性能指标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在现有技术中,按照标准要求的添加有机有害成分进废物基体,通过充分搅拌等常用方式(如SMP系统)进料,有机物焚毁去除率指标测试很难满足试验要求。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故,本发明设计人员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以及缺陷,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经过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技术人员的不断实验以及修改,最终导致该具有分相式进料系统的危废焚烧炉的出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具有分相式进料系统的危废焚烧炉,其包括固相输入单元、液相输入单元、第一气相输入单元、第二气相输入单元、燃烧室、焚烧气体处理单元以及烟囱。固相输入单元与燃烧室相沟通,以将待焚烧危废物输送至燃烧室内。液相输入单元与燃烧室相沟通,以将有机有害成分标记液输送至燃烧室内。第一气相输入单元与燃烧室相沟通,以将有机有害成分标记气体输送至燃烧室内。第二气相输入单元与燃烧室相沟通,以将助燃气体送至燃烧室内。焚烧气体处理单元、烟囱依序连通于燃烧室的下游,以排出焚烧废气。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固相输入单元包括依序连接的前置滤料单元和回转窑。前置滤料单元对待焚烧危废物进行过滤处理。回转窑对经由其内的待焚烧危废物进行升温干燥处理。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液相输入单元包括有液体存储罐、液相输送泵、液相换热单元、液相增压风机以及第一管道组件。液体存储罐、液相输送泵、液相换热单元、液相增压风机依序而置,均借由第一管道组件进行连接,并同时借由第一管道组件以实现与燃烧室的沟通。液相换热单元内置于燃烧室内。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液相输入单元还包括有液相进料缓冲罐。液相进料缓冲罐借由第一管道组件连接于液相换热单元和液相增压风机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68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