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医用抗菌敷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6506.8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6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柴家科;岳晓彤;刘玲英;迟云飞;胡泉;尹会男;吴育寿;畅阳;白海良;韩绍芳;王晓腾;刘翔宇;冯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L15/24 | 分类号: | A61L15/24;A61L15/28;A61L15/42;A61L15/44;A61L1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桂玲;孙福春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离子 聚合物 医用 抗菌 敷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医用抗菌敷料及制备方法,所述抗菌敷料是包括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壳聚糖和聚乙烯醇的聚合物,所述抗菌敷料的组份包括:质量份数比为1~5的壳聚糖,质量份数比为0.05~0.4的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质量份数比为0.05~0.75的聚乙烯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选择长链胍类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和聚合物壳聚糖协同发挥抗菌能力,利用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加工成敷料;使其不易脱落、不易进入人体,制备成3D多孔海绵状敷料,具备良好的吸水保湿性能;可实现局部广谱抗菌,不易产生耐药性,毒性低,药物不易入血,具有良好的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为创面提供机械保护作用,吸收渗液,保持创面湿润,生物相容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医用抗菌敷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创面感染可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如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局部应用抗菌敷料是目前防治感染性创面的主要方法之一。抗菌敷料根据其有效抗菌组份分类,目前的研究热点有抗生素类、纳米金属颗粒类、聚合物类。
已发现的抗生素有几千种,能够全身使用的非常有限,抗生素类作用于细菌的特异性靶点,容易产生耐药性;局部给药仍然具有毒性、进入体内及产生耐药的风险。纳米金属颗粒类的代表是银系抗菌剂,因为它们对大量菌株表现出杀菌活性,并且不会引发微生物耐药,但是它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很容易进入人体,并跨跃各种生物屏障,达到最敏感的器官,破坏细胞正常的生化途径,对人体细胞有毒性。
阳离子聚合物具有抗菌活性,抗菌谱广,抗菌性能持久而稳定,残余毒性大大降低,安全性提高。聚合物抗菌的特点是:与带负电的细菌、真菌膜静电吸引来杀菌,抗菌谱广;破坏细菌的细胞膜,细菌很难产生耐药性;哺乳动物细胞膜外层是电中性的,阳离子聚合物对细菌或真菌细胞膜选择性强, 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毒性低。但短链胍盐创面使用会被哺乳动物细胞胞吞,导致局部抗菌剂聚集,胞吞之后可能会导致机体排异,局部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局部色素沉着,或者过敏反应;主要采用小分子抗菌,释放过快,抗菌持续性不强;盐类难加工,不定性,创面使用仍然存在进入循环系统到达敏感器官的风险。
之前的医用胍类抗菌剂敷料是通过简单的物理浸泡法负载小分子胍盐或者直接应用胍类液体敷料,释放抗菌剂作用于创面上,其缺陷是释放速度快,抗菌持续性弱,容易被人体细胞胞吞,存在毒副作用的风险。
目前研究者尝试采用各种方式负载抗菌剂制备医用创面敷料,PHMG符合广谱抗菌性能及低毒性的要求,但是抗菌敷料仍需要良好的吸水保湿性能和创面保护性能,通常制成海绵体状,但找到合理的材料组份和制备方法,制备出性能良好的抗菌敷料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医用抗菌敷料及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找到合理的材料组份和制备方法,提高胍类抗菌敷料的应用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医用抗菌敷料,所述抗菌敷料是包括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壳聚糖和聚乙烯醇的聚合物,所述抗菌敷料的组份包括:
质量份数比为1~5的壳聚糖,
质量份数比为0.05~0.4的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
质量份数比为0.05~0.75的聚乙烯醇。
作为一种优选的组份组合,所述抗菌敷料的组份包括:
质量份数比为2的壳聚糖,
质量份数比为0.1的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
质量份数比为0.25的聚乙烯醇。
更进一步,为了适合于医用敷料,所述抗菌敷料是具有微孔的凝胶海绵,所述抗菌敷料的厚度为1 mm~20mm。
更进一步,为了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所述抗菌敷料的上表面是孔径形为50μm~150μm的多孔结构,所述抗菌敷料的下表面是孔径形为20μm~50μm的多孔结构,所述抗菌敷料的中部是孔径形为50μm~200μm的多孔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65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有氘原子的有机电子材料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毛发移植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