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凑型真空固定开关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94875.3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01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徐智亮;弓静强;姜昺蔚;陈路;徐洪刚;李向阳;刘冬;陈千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永康市供电有限公司;永康市光明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协合电气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04 | 分类号: | H01H9/04;H01H9/52;H01H33/662;H01H33/666 |
代理公司: | 合肥英特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9 | 代理人: | 李伟 |
地址: | 321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凑型 真空 固定 开关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紧凑型真空固定开关设备,包括电机、真空固定开关本体、外置固定架和底封板,外置固定架架设在变压器上侧,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所述真空固定开关本体下侧设置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下侧固定连接底封板,底封板后端固定连接后置板,后置板后侧固定连接外置固定架,后置板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后置板右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后置板前侧面设置若干导槽,导槽滑动连接壳体,壳体左下侧螺纹连接第二丝杆。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增设外部设备,增加紧凑型真空固定开关的工作稳定性,减小天气和灰尘对紧凑型真空固定开关的工作影响,在电力设备领域有可利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紧凑型真空固定开关设备。
背景技术
配电是在电力系统中直接与用户相连并向用户分配电能的环节,配电系统由配电变电所、高压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线路以及相应的控制保护设备组成,高低压配电工程顾名思义就是接高压配电柜、低压开关柜和以及连接线缆的配电设备,一般供电局、变电所都是用高压配电柜,然后经变压器降压再到低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再到各个用电的配电盘,控制箱、开关箱里面无非就是把一些开关、断路器、熔断器、按钮、指示灯、仪表、电线之类保护器件组装成一体的配电设备,紧凑型真空固定开关是配电设备中重要的保护器。
现有的紧凑型真空固定开关不具备外部保护设备,在雨雪天气会严重影响紧凑型真空固定开关的工作,并会造成一些金属材料腐蚀,严重影响紧凑型真空固定开关的使用寿命,同时空气的灰尘也会对紧凑型真空固定开关内部造成影响,不利于散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凑型真空固定开关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紧凑型真空固定开关设备,包括电机、真空固定开关本体、外置固定架和底封板,外置固定架架设在变压器上侧,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所述真空固定开关本体下侧设置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下侧固定连接底封板,底封板后端固定连接后置板,后置板后侧固定连接外置固定架,后置板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后置板右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后置板前侧面设置若干导槽,导槽滑动连接壳体,壳体左下侧螺纹连接第二丝杆,壳体右下侧滑动连接导向杆,壳体上侧固定连接顶盖,壳体左右侧设置有侧壁,顶盖上设置有第一透气机构,左右侧所述侧壁设置有第二透气机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电机的外部设置有电磁屏蔽壳。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减震机构包括底封板,所述底封板上侧设置有若干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左右侧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弹簧,所述滑块上端铰接有第一铰杆,第一铰杆上侧铰接真空固定开关本体的底部,所述真空固定开关本体的底部和底封板上侧之间设置有若干簧座,簧座为导筒和导柱滑动连接组成。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第二丝杆下端设置有转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第一透气机构包括左右侧的上挡叶,左右侧所述上挡叶上端铰接顶盖的空口且其下侧面靠近中心位置铰接有第二铰杆,左右侧所述第二铰杆下侧铰接有移动托,移动托中心螺纹连接第一丝杆,第一丝杆上下侧转动连接顶盖,第一丝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第二透气机构包括左右侧的侧壁,左右侧所述侧壁设置有上下分布的侧封叶,侧封叶靠近壳体中心的一侧设置有齿轨,上下侧所述侧封叶相互远离的一端内侧设置有平齿轮,平齿轮啮合连接齿轨,单个所述平齿轮中心固定连接转销,转销前侧固定连接有蜗轮,上下侧所述蜗轮均啮合连接有蜗杆段,上下侧的蜗杆段的螺旋方向相反,上下侧所述蜗杆段固定连接第一转杆,第一转杆转动连接有若干固定板,固定板固定连接壳体,左右侧所述第一转杆上端设置有联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永康市供电有限公司;永康市光明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协合电气分公司,未经国网浙江永康市供电有限公司;永康市光明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协合电气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48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